首页> 中文学位 >民间信仰实践中的造神与构境——河北省内丘县民间神码研究
【6h】

民间信仰实践中的造神与构境——河北省内丘县民间神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第三节 纸马学术史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纸马的历史轮廓

第一节 纸马生发的信仰基础

第二节 纸马发生论考

第三节 纸马:从形态稳定到自身繁荣

第四节 纸马在新时期的存在样态

小结

第二章 内丘历史与神码原境

第一节 内丘历史概况

第二节 内丘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三节 神码所处的内丘民间信仰环境

小结

第三章 信仰场的生成:神码构成的家庭信仰空间

第一节 门关:家庭的守护与导引

第二节 堂屋与内堂:共性化的神祇

第三节 卧房:私人化的信仰对象

第四节 灶房、工房与仓房:生活化的神祇

第五节 天地桌:信仰场域的中心

第六节 信仰系统中的一众散仙

第四章 神码与当代内丘民间生活

第一节 内丘神码的存在现状

第二节 内丘神码当代功能承载

结语

一 神码:民间生活中的幻象与虚境

二 由神码看民间信仰实践在文化传统中的价值

附论 纸马之神与象:信仰与信仰的视觉化

一、视觉化的意义

二、信仰的视觉化

附录一 内丘神码的供奉方式与张贴位置

附录二 内丘神码使用情况概览

附录三 神码在家庭院落中的张贴位置示意图

附录四 内丘神码相关节日与仪式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纸马是中国民间漫长信仰实践的产物。约自两宋时期至二十世纪初,人们对纸马的使用至少持续了9个世纪。此后,随着社会文明的更迭,纸马才逐渐从国人的生活中淡出。
  本文选择以河北省内丘县的民间纸马作为研究对象,当地人称之为“神码”,其至今仍然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实践形式,被创作、流通和使用。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将活态的对象与其田野原境的考察综合进行,尽可能地对神码进行整体性再现。从对神码的探析延伸出民间信仰的运作心理、形态、意义及其自在价值等多个角度的思考。
  内丘神码从属于中国纸马大类型,近一个世纪以来,纸马一直较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历史的勾勒也因此迟迟未能成形。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以明人宋焘的字句为线索,遵其“活马-木马-以纸画马-图写神像,号约‘纸马’”的线络,爬梳出一条以国人信仰实践为背景,由发生到繁荣再至衰落的纸马历史。笔者相信,这一历史的清晰化将对纸马领域的各方面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对于本文而言,只有在一个明晰的历史背景中,方才有可能进入内丘神码的具体性研究。
  对神码的具体性考察分为其所处的原境与其图像本体两部分。在对前者的考察中,内丘的历史、地理、文化样态以及民间信仰生活都成为内丘神码发生、存在与衍进的必然条件。文化上,历史中长期的战祸以及明初大规模移民对内丘的文化现状构成了巨大影响。与连年的兵燹战祸相关,其所处的地域也是我国民间信仰活动最为频密的所在。在此地区,民间信仰实践细化到了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神码自创生起便成为内丘民间信仰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它在每一户家庭中供奉,也就自然地与每个人的关系都更为密切,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最为显著。本文通过对内丘信仰环境的考察,认为神码通过两个层次作用于民间信仰生活:一是其画面中印现的神祇图像;二是这些神祇图像在家庭中所营造的“幻境”。对于后者而言,其直接对应着由内丘城关庙宇所构成的以县城为单位的神性空间,当地民众设计了这个空间,目的是用它来“包裹”其身处的现象世界。仿佛在这个被众神庇护的场域之中,人们方才能够安然地生产生活。这种构建神性空间的信仰实践心理,也在以神码为核心的家庭构境活动中得到更加细节化的实施。
  神码作用于信仰生活的另一个层次来自于它的图像。神码之所以成为内丘民众难以割舍的信仰实践事象,从其自身的角度而言,首先在于它是民间生活中对抗不可预测灾祸的“精神避难所”,它给予人们“迎吉纳祥、辟邪禳灾”的心理暗示,给生民以生的希望。同时,神码又发挥着超自然想象之外的诸多价值,其对于民间道德的培养、生产生活秩序的维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而这些暗含的价值,都蕴含于神码的图像之上,只有通过对画面的图像志分析才能逐个解答。图像学方法贯穿这些看似粗略稚拙的民间画像的探究,在以神祇原型为重点的考察中,神码自在的诸多价值逐一呈现。当地民间造神活动的实践方式也相应地得以揭示。与此同时,随着基于神码图像的分析,家庭中诸神的原型、图像、方位得到再现,内丘民间家庭作为一个信仰空间的预设,以及当地民间的构境心理也随之得到证实。
  神码在当代生活中的存在样态是本文最后所考察的内容。对于其形态基于人们生存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的事实,本文认为一方面,传统生活方式的消匿使得神码一整套信仰实践中与传统价值观相关的积极部分被消解,“信仰缺失”所对应的正是这部分积极的传统价值观的淡化;另一方面,从一些新出现的神码中可以看到,民间信仰实践的形式虽然一直处于流变之中,但当人们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状况时,求神、造神的心理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最终,本文回顾了神码作为民间信仰实践的典型性意义与民间构境的行为,并在对信仰实践与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联系之反思中结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