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柱(杆)的建筑天文特征及其相关文化研究
【6h】

柱(杆)的建筑天文特征及其相关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综述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柱(杆)的衍化发展及文化象征

2.1柱(杆)的时空测算原理

2.2柱(杆)的衍化发展

2.3文字与符号的释义及其象征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柱(杆)的时空特性与古代人文

3.1古代宇宙时空观与哲学

3.2古代巫觋文化

3.3礼天地四方与祭祀

3.4古代天文与数学的结合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柱(杆)的建筑天文特征与案例分析

4.1柱与天文观测台

4.2柱与建筑天文的关系

4.3“柱”的象征意义在建筑中的表达

4.4柱与聚落、城市的关系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启示

5.1 结语

5.2 启示

参考文献

参与科研与实践工程项目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国内外天文考古学和建筑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在研究古代建筑和古代城池等方面的内容有了新的认知,在很多地区的古建筑都城及遗址遗迹中,经分析研究发现与天文学特征有密切关联。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研读和考古报告的整理,了解“柱”与建筑的整体情况与特定信息;应用多学科内容的交叉研究和分析,认识“柱”在各学科内容中的特殊性,并总结其普遍规律;采用案例的类比分析方法厘清柱的建筑天文特征及发展脉络。
  本文通过对天文工具“柱(杆)”的分析,论述建筑空间中的天文学特征及其文化涵义。第一章从课题的背景进行研究内容和成果的介绍。第二章介绍“立杆测影”原理技术,分析“柱”的天文意义和文化象征,为论文的研究打下知识基础。第三章从古代宇宙时空观和哲学思想阐述了人、天、柱三者的混同模式,从巫觋文化和礼天祭祀方面分析其建筑的形成,以天文和数学的结合方式分析了柱和遗迹中的天文学特征,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展开多学科的归纳和应用。第四章主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柱”在建筑空间中的特征及意义。第五章总结论文内容与“柱”的文化价值,关注并从建筑天文的层面对我国古代建筑史学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古代“巫”与“柱”的关系进行梳理,揭示科技意义及发掘文化价值。在多学科中反思和再认识,完善并更新相关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在“柱”的天文学特征影响下的古代建筑空间的形成和演变,为研究古代建筑史学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著录项

  • 作者

    田晓媛;

  •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大学;
  • 学科 建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玉坤,张津奕;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建筑史;
  • 关键词

    天文特征; 建筑空间; 古代建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