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磷脂酰胆碱聚合物改性超顺磁纳米微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6h】

磷脂酰胆碱聚合物改性超顺磁纳米微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前言

1.1 引言

1.1 超顺磁纳米微粒

1.2 超顺磁纳米微粒的表面改性

1.3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

1.4 点击化学反应

1.4 “grafting from”法与“grafting to”法的区别

1.5 本课题的提出

第2章“grafting from”法制备PMPC改性SPIONs及其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2.3 实验过程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grafting to”法制备PMPC改性SPIONs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3.3 实验过程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SPIONs)因其低毒性以及独特的磁学性能,在生物医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磁共振成像(MRI)、药物或基因的靶向治疗、细胞或蛋白质的分离、过高热等。然而,SPIONs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生物相容性差、生理环境下稳定性和分散性差、可控的细胞内吞等。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设计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 PMPC)改性的SPIONs,并初步研究PMPC改性方法和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
  本文首先以“grafting from”法在SPIONs表面接枝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嵌段共聚物(PMMA-b-PMPC),然后通过叠氮化和点击化学反应在共聚物的链端偶联RGD多肽,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聚合物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证明改性后的磁性微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9.4 nm,与粒径测试结果相符。通过PMMA的肼解反应可得到聚合物刷上含酰肼基团的超顺磁纳米微粒,可用于荧光探针的标记。
  本文再以“grafting to”法在SPIONs表面直接接枝PMPC壳层。进一步在PMPC改性的SPIONs表面接枝以PEG为链的RGD多肽。激光粒度仪分析测试表明所得改性磁性微粒粒径分布较窄,平均水合动力学直径32.5 nm,略大于透射电镜照片观察结果。
  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均可提高SPIONs在生理环境和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这种PMPC改性的SPIONs有望用于药物递送系统以及蛋白质或细胞分离等方面的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