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山洪灾害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力异质性评价研究
【6h】

中国山洪灾害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力异质性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1.2.2山洪灾害时空格局研究进展

1.2.3时空异质性研究进展

1.2.4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5多源时空数据组织管理研究进展

1.3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1.3.3论文结构

第二章 山洪灾害相关多源时空数据及分析方法

2.1山洪灾害相关多源时空数据

2.2时空数据分析方法

2.2.1空间分布模式分析方法

2.2.2多源异构数据空间化综合方法

2.2.3数据相关性分析方法

2.2.4空间分布驱动力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

第三章 山洪灾害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设计与应用

3.1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概况

(1)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范围

(2)基础数据处理和工作底图制作

(3)山洪灾害调查

(4)山洪灾害分析评价

(5)调查评价成果审核汇集

(6)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描述

(7)历史山洪灾害调查内容

3.2数据存在问题

3.3数据质量控制方法(DM-Moran)

3.3.1逻辑性质量检查

3.3.2异常值(模式)检测

3.3.3多尺度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3.4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质量控制

3.4.1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3.4.2逻辑性质量检查及精度评价

3.4.3异常值(模式)检测及精度评价

3.4.4在线综合与人工判读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51-2015年山洪灾害时空格局及驱动力评价

4.1山洪灾害总体时空格局

4.1.1空间分布格局

4.1.2重心时空演变

4.2多时间尺度分布格局

4.2.1山洪灾害年变化格局

4.2.2山洪灾害日变化格局

4.2.3多时间尺度格局与降雨关系分析

4.3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4.3.1分析时段(2000-2015)

4.3.2驱动力分析方法

4.3.3空间分布格局

4.3.4驱动力分析结果与讨论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洪灾害驱动力时空异质性评价

5.1指标筛选及分析流程

5.1.1山洪灾害风险分区方案

5.1.2空间分析单元

5.1.3驱动因子

5.1.4分析流程

5.2驱动力空间异质性总体评价

5.2.1各风险区基本特征统计

5.2.2驱动力分析

5.2.3驱动力交互探测

5.2.4驱动力空间异质性总体评价

5.3各风险区驱动力评估

5.3.1西北干旱风险区

5.3.2青藏高原风险区

5.3.3内蒙古高原风险区

5.3.4东北风险区

5.3.5黄土高原风险区

5.3.6华北风险区

5.3.7横断山区风险区

5.3.8川渝风险区

5.3.9长江中下游风险区

5.3.10 云贵高原风险区

5.3.11 华南风险区

5.4典型区域(四川省)驱动力时空异质性分析

5.4.1山洪灾害及驱动因子分布特征

5.4.2空间格局驱动力

5.4.3时空变化格局驱动力

5.4.4驱动力时空异质性评价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全国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6.1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主要思路

6.2风险评价指标

6.2.1指标选择与处理

6.2.2指标权重设定

6.2.3指标取值

6.3风险评价方法与流程

6.3.1基于小流域单元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6.3.2风险评价分析流程

6.4风险评价结果

6.5风险评价结果验证

6.6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时空数据模型的山洪灾害数据分析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

7. 1系统总体设计

7.1.1系统架构

7.1.2技术架构

7.1.3功能架构

7.2多源时空数据组织关键技术

7.2.1山洪灾害时空数据模型(FFSPDM)

7.2.2山洪灾害时空数据多维立方体

7.3主要功能模块

7.3.1调查数据质量审核

7.3.2多源时空数据分析与挖掘

7.3.4多维海量数据在线统计汇总

7.3.5业务数据共享服务

7.3.6三维智慧流域支撑下的山洪灾害时空数据集成

7.4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主要创新点

8.3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