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蒽荧光团双膦11族金属络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开关效应
【6h】

含蒽荧光团双膦11族金属络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开关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荧光分子开关的研究进展

1.荧光分子开关简介

2.荧光开关PET体系的作用机制

2.1荧光off-on开关PET体系产生机制

2.2荧光on-off开关PET体系产生机制

3.单功能型荧光分子开关研究进展

3.1荧光分子off-on开关研究进展

3.2荧光on-off开关PET体系

4.多功能型荧光分子开关

5.结论

第二章论文选题意义及设计思路

第三章合成反应及结构特征的结果与讨论

3.1 L1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特征

3.1.1实验部分

3.1.2波谱分析

3.1.3 X-单晶结构

3.2 L2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特征

3.2.1 L2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实验

3.2.2波谱分析

3.2.3 L2系列化合物单晶结构特征

3.3 L3的合成及结构特征

3.3.1 L3的合成实验

3.3.2 L3的波谱分析

3.3.3 L3的单晶结构

3.4 L4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特征

3.4.1 L4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实验

3.4.2波谱分析

3.4.3 L4金属络合物的单晶结构特征

3.5 L5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特征

3.5.1合成方法

3.5.2波谱分析

3.6 9,10-双(正丙基甲基)蒽L0和6-氯-2-二苯基磷基吡啶(ClNP)与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反应。

3.6.1合成反应

3.6.2波谱特征

3.6.3单晶结构

第四章光物理性能方面的结果与讨论

1.L0-L3光物理测试结果与讨论

2.L1到L1M(M=Cu(I)、Ag(I)、Au(I))的光物理测试 结果与讨论

3.L1M络合物对三价磷配体选择性荧光分子开关功能

3.1荧光分子开关络合物L1M对客体的选择性功能

3.2 L1M(M=Cu(I)、Ag(I)、Au(I))对Ph2PH的荧光off-on开关功能

3.3 L1M荧光分子开关对L1客体的自识别开关功能

4.由L2到L2M及L2M识别中性分子客体的光物理性质

5.L4及L4M(M=Cu(I)、Ag(I)、Au(I))光物理性能

5.1 L4、L4Ag、L4AuCl的紫外及荧光发射光谱的结果与讨论

5.2 L4M对Ph2PH荧光off-on开关性能研究

6.L0,6-氯-2-二苯基磷基吡啶及Cu(I)络合物L0(ClNP)4Cu2的光物理性能

第五章实验部分

5.1基本要求和测试仪器

5.2中间体制备

5.3荧光开关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数据

5.3.1 L1系列荧光开关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数据

5.3.2 L2系列荧光分子开关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数据

5.3.3 9,10-双(二苯基膦甲基正丙基氨基甲基)蒽L3合成及波谱数据

5.3.4 L4系列荧光开关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数据

5.3.5 9,1 0-双(二苯基膦基乙氧基)蒽L5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数据

5.3.6络合物L0(ClNP)4Cu2的合成

5.4 X-衍射试验

5.5光物理性能测试

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论文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并充满活力的新型交叉学科,荧光分子开关是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成为世界性前沿课题.三价磷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配位能力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三价磷受体单元同蒽荧光团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合成出下列新型含蒽荧光团双膦配体.我们对蒽进行衍生化引入膦配体设计荧光分子开关,膦配体接受金属离子客体后变成新的荧光开关分子,进而产生多重开关效应,为荧光开关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对已经合成的荧光开关分子体系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氮、磷原子的质子化,环状空腔对碱金属离子、阴离子等的配位以及超大环对中性分子的识别可能会发现它们新的开关功能.以这些化合物作为先导进一步设计合成其它的荧光开关体系必将丰富此课题的内容,带动相关学科向前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