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因果模型及其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6h】

因果模型及其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

导论

第一章操作风险及其带来的挑战

第一节操作风险的定义及其成因分析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二、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操作风险的影响及挑战

第三节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基础指标法(Basic Indicator Approach)

二、标准化法(Standardised Approach)

三、内部衡量法(Internal Measurement Approach)

四、损失分布法(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

第二章因果模型的基本思想

第一节因果模型的理论基础

一、贝叶斯决策理论

二、贝叶斯定理

三、贝叶斯网络

第二节因果关系与因果模型

一、因果模型中的若干概念

二、因果模型的构建

第三章因果模型的应用

第一节因果模型在操作风险中的应用

一、一般指导方针

二、基本步骤概述

三、计算实例:使用因果模型的X银行案例

第二节因果模型与其它度量方法的结合运用

一、与损失模型和EVT方法结合的因果模型

二、度量效率性和有效性的交易模型

第三节因果模型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一、因果模型在统计学领域的使用

二、因果模型在其它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巴塞尔委员会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传统上的金融风险是指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目前这两种风险管理在大部分金融机构中已十分成熟,而关于操作风险的管理相对较落后。随着对其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现在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风险管理日益重要的领域之一。对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果模型是实现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方法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使得支持操作风险管理的操作风险框架和方法的施行变得高效率和有效果。为操作风险构建的因果模型包括辨别关键风险因素,并使用收益敏感性和因素间的相关性建立风险模型。这意味了对收益波动度的理解,以预报和控制风险。这样,因果模型用来发展一条直接影响收益波动度,支持操作风险管理目标的清晰途径。使用扩展的因果模型,操作风险可在正确层次的金融细目、管理和控制上进行分析。因果模型也是一种助于辨别风险因素,计算敏感性和风险因素中各特性波动度的操作工具。另外,它们简化了损失分布和基于序列的额外损失事件的产生。总之,因果模型非常适合操作风险的度量和分析。 本文针对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的现状,从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模型和方法,特别是因果模型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详细研究与分析。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在于从因果关系理论这个全新的角度去分析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并阐述了西方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以及如何采用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给出操作风险的定义,并分析了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带来的挑战。第二章介绍因果关系的基本思想,包括因果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因果模型的构建。第三章介绍因果模型的独立应用,以及与其它方法的结合运用。最后总结因果模型的特点,并提出对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的初步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