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与可持续发展
【6h】

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与可持续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从个体微观视角研究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价值:个体行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以往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评价

一、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个体社会行为形成与改变机制的相关理论

三、个体行为与集体制度关系的理论研究

四、公民社会组织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

一、行为与社会行为

二、个体与集体

三、集体理性的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确立

第四节本文研究内容和理论创新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理论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个体社会行为模式

第一节个体社会行为的特点和类型

一、行为模式

二、不同学科对个体行为模式的分析

三、个体社会行为模式的特点

第二节个体社会行为形成的过程

一、行为主义与内因决定论的观点

二、勒温与班杜拉的行为形成理论

三、个体行为反应过程

第三节个体社会行为的改变机制

一、个体社会行为改变的原因解析

二、个体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

三、案例分析:处理废旧电池个体行为的改变

第三章集体行为与制度的形成

第一节制度:从集体行为到个体行为的途径

一、集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二、规范个体行为的集体制度

第二节制度形成与变迁的一般规律分析

一、制度的内涵和功能

二、制度的形成

三、制度的变迁

第三节集体行为与可持续发展制度

一、集体行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下集体行为的制度安排

三、以美国固体废物收费制度为例的分析

第四章集体与个体:集体影响的传导机制

第一节集体影响的社会传导机制

一、集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不一致性

二、集体影响的方式

第二节个体与集体目标的协调途径:自我效能的实现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

二、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

三、个体自我效能的实现条件与集体效能的实现

第三节个体行为的阶段性特征与集体制度的介入

一、个体行为的阶段性特征

二、集体制度介入个体行为的方式

三、集体制度介入与个体行为的形成与改变

第五章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个体行为视角分析

第一节不可持续发展:各主体行为分析

一、企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二、政府行为分析

三、个体行为分析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现行制度安排

一、以市场为主导的制度安排

二、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制度安排

三、现行制度中个体微观视角的缺失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利益冲突解析

一、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反思

二、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矛盾分析

三、解决冲突:以个体行为为视角的分析

第六章促进可持续发展:CSO有效性的分析

第一节CSO的涵义、特点和功能

一、CSO的起源和概念

二、CSO的特点

第二节CSO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CSO的现状

二、我国CSO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政府、市场与CSO有效性的比较研究

一、政府、市场与CSO的功能比较

二、CSO在一个社会均衡和谐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制度安排的途径选择:发展CSO

一、CSO的分配机制与个体社会行为模式的改变

二、葛全孝案例的分析:CSO对个体行为的介入

三、我国CSO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状况

第七章结论和建议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二、本文的主要建议

附录1、处理废旧电池的调查问卷

附录2、个案/小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文从微观视角出发,重点研究和探索集体理性下的个体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 该文认为个体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了三重角色: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者,也是生态环境破坏的肇事者,还是生态环境改善后的受益者。而个体是否认识、自觉接受并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是其行为方式得以改变的首要条件。 通过对个体在可持续发展中角色的分析,该文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集体理性选择的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在集体理性规范的引导下,通过制度调整个体行为方式来实现公共目标。该文对集体行为与制度的形成,以及集体行为的制度对个体行为约束的传导机制作了研究,进而揭示出作为集体理性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对个体微观行为的传导机制是通过规范影响、信息影响以及对个体自我效能的释放来实现的。 在阐明了集体制度规范个体行为的机制后,该文提出公民社会组织制度是一种基于个体行为导向的集体制度安排。公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个参与成员的权益、需求、意愿和价值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该文认为公民社会组织的制度安排,在性质上既不同于政府手段的强制性,也不同于市场机制的利诱性,而是以目的性利益、参与性利益和社会资本作为激发和引导个体行为选择和行为过程的主要利益分配机制。因此,公民社会组织的制度安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和政府的缺陷,它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由此,该文提出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组织三个行为主体之间进一步的合作与协调。在此基础上,建议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市场机制、行政手段和公民社会组织制度三者的互补性,并就我国CSO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