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也”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初步研究
【6h】

“也”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歧义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汉语歧义研究简述

第三节歧义研究中的语音学考察

第四节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也”字歧义句实验研究的提出

第一节追加义副词“也”的歧义现象

第二节追加义副词“也”及其歧义现象的研究背景

2.2.1副词“也”的类同追加义研究

2.2.2“也”字歧义句的句法层面研究

2.2.3语义指向理论与“也”字歧义句

2.2.4结合语音学的语用层面考察

第三节本文的研究设想

第三章语音表现与“也”字歧义句句义的确定

第一节语音与歧义消解

第二节确定句义下“也”字句各部分声学表现的初步考察

第三节“也”字歧义句句义的感知听辨

第四章S.V.O结构中“也”追加部分的音高和时长变化

第一节本章所要讨论的问题

第二节S.V.O结构中“也”追加部分音高和时长变化的考察

第三节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4.3.1音高(基频)分析

4.3.2时长分析

第四节结论

第五节确定句义S.V.O“也”字句句法、语义与语音的相互关系

4.5.1“也”追加谓语动词时的语音层面强标记性:句法语义制约对语音标记性强弱的影响

4.5.2“也”追加宾语时的语音层面若标记性:一般语音规则对特殊语音表现的影响

第五章“也”在S.V.O型“也”字歧义句中的语音表现

第一节“也”字歧义句中的副词“也”

第二节“也”的音高与时长表现特征

5.2.1“也”的音高表现

5.2.2“也”的时长表现

第三节“也”的前后停顿

第六章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实验例句及发音人资料

附录B实验测量各句法成分音高及时长数据

附录C“也”的实验结果测量数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追加义副词“也”造成的歧义现象的实验语音学初步分析,尝试借助实验手段,以语音层面为切入点对传统语法研究领域的歧义问题进行考察。本文选择了“主语+也+谓语动词+宾语”(S.+也+V.+O.)这一汉语基本句法结构的“也”字歧义句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副词“也”追加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的三种情况对“也”字句中各句法成分在不同句义“也”字句中的声学参数进行测量和听辨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也”字歧义句句义的确定主要通过话语交际的语音层面得以实现:一、被追加成分音域上限绝对值的抬高和时长绝对值的增长;二、句内非追加成分音域上限的下降和时长的缩短,后者形成了追加成分音域上限的相对抬高和时长的相对加长。两种手段共同作用,最终实现副词“也”语义追加部分的语音突显,从而使该部分在话语中获得信息焦点的地位,实现“也”字句句义的确定。 对语音表现特点的分析和讨论认为,句中各句法成分音高和时长变化所表现出各自的“类”特征,其中追加谓语动词表现出语音的强标记性,追加宾语表现出语音的弱标记性,上述现象是语音表达手段受到该类语法现象自身内部句法、语义层面约束的表现。语音和语法、语义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话语中确定句义的“也”字句外部的表现特征。 对副词“也”本身的声学参数分析表明,其在该歧义现象中主要承担结构要素的语法功能,表现出结构功能大于意义功能的“虚词”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