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村儿童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h】

中国农村儿童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儿童健康及性别差异的国际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儿童健康及性别差异的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2.3简要评述

第三节论文的主要内容、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主要内容

1.3.2研究框架

1.3.3研究方法

1.3.4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社会性别与儿童健康的基本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健康的概念及测度

2.1.1健康的概念

2.1.2健康的测度

第二节儿童健康的概念及测度

2.2.1儿童健康的概念

2.2.2儿童健康的度量

第三节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儿童健康

2.3.1社会性别概念的基本内涵

2.3.2社会性别与儿童健康性别平等

第四节社会性别与儿童健康:理论框架的建构

2.4.1家庭内部男孩偏好与儿童健康的性别不平等

2.4.2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与儿童健康的性别不平等

第三章中国农村儿童健康状况变化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儿童健康

3.1.1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农村儿童健康状况回顾

3.1.2从性别视角反思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农村儿童健康的发展

第二节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儿童健康状况

3.2.1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儿童健康状况回顾

3.2.2从性别视角审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儿童健康的性别平等

第四章中国农村儿童健康性别差异的度量: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一节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概况

4.1.1历年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4.1.2历年调查儿童样本分布情况

第二节历年儿童健康状况性别差异的度量

4.2.1农村儿童人体测量指标的性别差异

4.2.2历年儿童患病及就医行为的性别差异

第五章中国农村儿童健康性别差异:来自男孩偏好的影响

第一节农村儿童健康生产方程:性别差异

5.1.1 1991年农村儿童健康家庭生产方程

5.1.2 2004年农村儿童家庭健康生产方程

5.1.3性别对农村儿童健康的影响:变化趋势

第二节农村男孩偏好对儿童健康性别差异的影响

5.2.1生育政策环境下的男孩偏好与生育行为

5.2.2男孩偏好与农村儿童健康的性别差异:基于1991年数据的分析

5.2.3男孩偏好与农村儿童健康的性别差异:基于2004年数据的分析

5.2.4男孩偏好对农村儿童健康性别差异的影响:变化趋势

第六章中国农村儿童健康性别差异:贫困与医疗卫生资源

第一节不同时期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与儿童健康性别平等

6.1.1在较高可及水平上医疗卫生资源对儿童健康性别平等的影响

6.1.2在较低可及水平上医疗卫生资源对儿童健康性别平等的影响

6.1.3中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与儿童健康性别平等:一个悖论

第二节贫困、资源与儿童健康性别差异

6.2.1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对低收入家庭儿童健康性别差异的影响

6.2.2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对高收入家庭儿童健康性别差异的影响

第七章促进中国农村儿童健康性别平等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改变农村社会性别价值观:从不平等到平等

7.1.1在农村建构和谐平等的性别文化

7.1.2将性别平等和儿童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规划

第二节构建促进性别平等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从两难到双赢

7.2.1政策取向:为农村男女儿童提供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7.2.2.政策整合:性别平等理念融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平等地获得健康机会、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口健康的两个重要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农村公共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男女平等的促进,我国农村儿童,包括女性儿童的健康状况得到明显进步。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儿童健康状况仍存在性别不平等,主要体现在男女儿童死亡率、营养状况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国内外有很多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儿童健康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认为,男女儿童在健康上的性别差异根本原因是偏好男孩的社会性别观念。但是,系统地分析男孩偏好对儿童健康状况性别不平等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仍不多见。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从家庭和社区两个层面分析男孩偏好对我国农村儿童健康性别平等的影响,力图为促进农村儿童健康的性别平等、促进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建立了以社会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儿童健康理论框架,着重强调:(1)在家庭层面分析偏好男孩的社会性别观念如何影响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性别差异,从而导致农村儿童健康状况的性别不平等;(2)在社区层面分析农村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对儿童接受医疗卫生服务机会的性别差异。在此理论框架下,文章使用历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建立我国农村儿童健康生产方程,得出主要结论:(1)从1989年到2004年,我国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性别差异在扩大;(2)男孩偏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内部儿童健康资源分配,扩大儿童健康的性别不平等;(3)男孩偏好也显著影响获得农村社区医疗卫生资源机会的性别差异,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的提高会进一步扩大儿童获得医疗服务机会的性别不平等。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投入难以有效地保障儿童、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女童平等的健康权利和机会。而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农村人口健康政策的重新定位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策略的相互整合:(1)采取长期战略,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家庭的重男轻女的社会性别价值观;(2)在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的过程中纳入性别平等的理念,关注贫困家庭、关注女童健康;(3)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农村儿童健康性别平等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整合。应通过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和家庭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女性教育地位、改善农村社区卫生环境、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等途径,为有效实行性别平等的农村儿童健康保健政策提供和谐的政策氛围、良好的制度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