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联盟内组织间知识共享研究——基于知识治理的视角
【6h】

企业联盟内组织间知识共享研究——基于知识治理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对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的研究

1.3.2 对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研究

1.3.3 对知识治理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第五节 预期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企业联盟理论回顾与分析

2.1.1 企业联盟的概念与内涵

2.1.2 企业联盟研究视角与理论流派

2.1.3 企业联盟治理

第二节 知识共享理论回顾与分析

2.2.1 知识共享的概念与内涵

2.2.2 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知识治理理论回顾与分析

2.3.1 知识治理的成因

2.3.2 知识治理的内涵与研究内容

2.3.3 知识治理观的构建

2.3.4 知识治理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联盟内组织间知识共享机理、模式与风险研究

第一节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相关概念

3.1.1 组织知识的含义与类型

3.1.2 企业联盟知识的类型与特征

3.1.3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机理

3.2.1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原理

3.2.2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动机与根源

3.2.3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3.2.4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有效性

第三节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模式

3.3.1 转化维度

3.3.2 层次维度

3.3.3 时间维度

第四节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风险

3.4.1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风险的类型与特点

3.4.2 基于知识治理观的企业联盟知识共享风险产生根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联盟内组织间知识共享影响维度研究

第一节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的理论分析

4.1.1 交易成本理论

4.1.2 企业资源理论

4.1.3 社会网络理论

4.1.4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理论基础的比较

第二节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的研究模型及假设

4.2.1 基于知识治理观的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分析

4.2.2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分解及假设提出

4.2.3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效果的测度

4.2.4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的研究模型

第三节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的实证分析

4.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3.2 数据检验

4.3.3 数据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联盟内组织间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第一节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机制的基础

5.1.1 技术基础

5.1.2 资源基础

5.1.3 组织基础

5.1.4 环境基础

第二节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

5.2.1 基于知识治理视角的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机制分析

5.2.2 基于知识治理视角的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机制构建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丰田供应商网络

5.3.1 丰田供应商网络的概况与发展

5.3.2 丰田供应商网络的知识共享机制

5.3.3 丰田供应商网络知识共享机制的特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研究贡献

6.1.1 研究成果与结论

6.1.2 研冗贡献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针对企业联盟和知识管理成为当今经济学、管理学与社会学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所研究的是与企业联盟和知识共享都相关的一个主题--企业联盟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之所以选择这一主题,主要是因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从外部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以构建竞争优势。同时,合作伙伴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既是企业联盟的目的,也是企业联盟形成的基础,合作伙伴之间高效的知识共享机制是关系到合作效率高低,甚至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当前理论界对这种“企业通过联盟进行知识共享”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十分不足,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缺口”。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从知识治理的视角,对企业联盟内组织间知识共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首先对企业联盟的概念与内涵、研究视角与理论流派、企业联盟治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为了实现联盟的优势,必须对联盟进行有效的管理。相对于传统的市场和企业来说,企业联盟及其治理的中心,就是如何共享资源(知识),实现共同进化,但是已有研究对知识维度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无论是哪种观点,都不约而同地将知识共享的主体锁定为组织成员个人或团队,而鲜有企业层面的知识共享的探讨,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几乎没有得到深层次的研究。此外,还缺乏对知识管理制度基础的探究。至此,本文确定了问题研究的切入点。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借鉴新兴的知识治理理论,构建知识治理观,并以此作为主要分析工具,从新的角度对组织间知识共享活动进行分析与解释。
   其次,探寻企业联盟内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与有效性。本文从原理、动机与根源、博弈、有效性四个方面剖析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机理,证明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不仅有可能而且有效。随后,本文在对SECI模型分析基础上,从转化、层次和时间三个维度探索性地构建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立体模式与平面模式,前者突出了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后者展现了联盟成员本身以及相互之间的知识共享活动全貌。在转化维度上,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分析从单一组织背景,扩展到组织间或企业联盟背景下,补充了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之间的转化,包括外部隐性知识社会化、外部显性知识联合化和外部显性知识内部化。在层次维度上,把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分为四个层次和五个过程。在时间维度上,通过聚合、重组、激活和吸收四个环节实现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最后运用知识治理观对知识共享风险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考察,提出企业联盟的组织特性、知识特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造成联盟知识共享风险的主要根源。
   再次,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机理、模式与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所构建的知识治理观,分别从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资源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不同的视角对企业联盟知识共享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究这些理论与组织间合作以及联盟知识共享的关系,通过理论比较与整合,确定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的理论基础。以此为据,分别从经济维-管理维-社会维三个方面对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进行剖析,提出研究假设,构建了研究模型。根据问卷调查所获取的国内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数据,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最终信任、学习意愿、吸收能力、整合能力、联盟性质、联盟结构、合作伙伴数量、合作经验、不确定性、产业环境十个变量与联盟知识共享效果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现有数据的支持。
   最后,知识共享机制是实现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内在方式和途径,它的构建离不开相应的技术、资源、组织与外部环境基础。从治理的角度看,由于诸多因素的变化,制度设计的焦点不再是如何解释委托-代理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的问题。知识治理机制专门针对网络中知识活动的治理需求而提出的,是实现联盟知识共享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联盟知识共享机制就是知识治理机制,是由信任、认知、学习创新、激励约束、交流、决策协调等多个具有整合和互补关系的机制所组成的有机体系。丰田供应商网络的实践也证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共享机制是实现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核心。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站在知识治理的视角对企业联盟知识共享进行分析与研究,为知识治理研究找到一个具体的落脚点,也为知识共享研究找到一个新的提升点。研究借鉴新兴的知识治理理论,构建知识治理观,考察联盟知识共享的有效性,构建联盟知识共享的模式,分析联盟知识共享中存在的风险,确定联盟知识共享的影响维度。从知识治理的视角探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提出联盟知识共享的治理机制(知识共享机制)是一个为了实现知识共享与保护的有效均衡,由信任、认知、学习创新、激励约束、交流、决策协调等多个具有整合和互补关系的机制所组成的有机体系。
   二是从转化、层次和时间三个维度探索性地构建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平面模式与立体模式。在转化维度上,提出外部隐性知识社会化、外部显性知识联合化和外部显性知识内部化三种方式。在层次维度上,明确了个体、群体、组织和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四个层次。在转化和层次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维度,提出联盟知识共享的形成方式与过程可以通过知识聚合、重组、激活和吸收四个环节来实现。
   三是运用知识治理观来确定联盟知识共享的影响维度。本研究理清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的理论基础,借助知识治理观,确定联盟知识共享五个影响维度,即环境维度、关系维度、知识维度、认知维度和联盟维度,建立联盟知识共享影响维度与知识共享效果之间的研究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