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演进研究
【6h】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演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1.1 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

1.1.2 公司治理的非实质性改善

1.1.3 行政垄断的形成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2.1 交易费用理论的运用

1.2.2 产权理论的运用

1.2.3 委托—代理理论的运用

1.2.4 SCP分析框架和产业管制理论的运用

第三节 结构安排和本文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有企业效率和绩效

2.1.1 关于TFP的计算

2.1.2 竞争侵蚀利润和亏损侵蚀利润

2.1.3 产权、绩效和市场结构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取向

2.2.1 产权改革

2.2.2 改善市场结构

2.2.3 资源所有者拥有自由选择权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 1978-1992年的国有企业改革

3.1.1 1978-1984年的“放权让利”

3.1.2 1985-1992年的“两权分离”

3.1.3 对国有企业第一阶段改革成效的评价

第三节 1992-1998年的国有企业改革

3.3.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3.2 “抓大放小”方针与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

3.3.3 对国有企业第二阶段改革成效的评价

第四节 1998-2006年的国有企业改革

3.4.1 “三年脱困”和“债转股”

3.4.2 国有企业改制实践

3.4.3 对国有企业第三阶段改革成效的评价

第四章 公司制改革前的国有企业治理

第一节 决策机制

4.1.1 决策机制的特征

4.1.2 决策机制改革

第二节 激励机制

4.2.1 激励机制的特征

4.2.2 激励机制改革

第三节 监督—约束机制

第五章 公司制改革与治理机制

第一节 内部治理机制

5.1.1 激励机制

5.1.2 决策机制

第二节 外部治理机制

5.2.1 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

5.2.2 竞争性产品市场的治理作用

5.2.3 竞争性经理市场的治理作用

5.2.4 法律制度的治理作用

5.2.5 公司接管市场的治理作用

第六章 公司制改革与治理结构

第一节 法人治理结构

第二节 “新三会”及其运行

6.2.1 董事会的运行

6.2.2 监事会的运行

6.2.3 “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

第三节 独立董事制度及其治理绩效

6.3.1 独立董事制度

6.3.2 国有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6.3.3 国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治理绩效

6.3.4 国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

第七章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行政垄断

第一节 国有企业行政垄断的表现

7.1.1 地方保护主义下的行政垄断

7.1.2 行业和部门的行政垄断

7.1.3 政府的限制性手段

7.1.4 强制联合限制竞争

第二节 行政垄断的特点

7.2.1 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紧密结合

7.2.2 垄断与市场集中度低、规模不经济并存

7.2.3 地方性和行业性行政垄断的不同趋向

第三节 行政垄断的影响

7.3.1 垄断与资源配置效率

7.3.2 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微观效率的影响

7.3.3 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产业效率的影响

7.3.4 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宏观效率的影响

7.3.5 行政垄断对竞争的影响

7.3.6 行政垄断对经济自由的影响

第八章 国有企业的改革难点和未来取向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

8.1.1 公司治理难题

8.1.2 反行政垄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完善公司治理

8.2.1 深化所有制改革

8.2.2 预算约束与破产机制

第三节 所有制改革与破除行政垄断

8.3.1 所有制改革与引入竞争

8.3.2 垄断部门的所有制改革

8.3.3 中国垄断部门所有制改革的途径

第四节 市场开放

8.4.1 垄断性产业转变为可竞争性产业

8.4.2 降低进入成本

第五节 管制与破除行政垄断

8.5.1 管制、放松管制和重新管制

8.5.2 重新管制的主要途径

8.5.3 管制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第六节 法律规制与破除行政垄断

8.6.1 反行政垄断立法演进过程

8.6.2 反行政垄断执法

8.6.3 反行政垄断立法存在的主要缺陷

8.6.4 《反垄断法》的积极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始于1970年代末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30年,至今尚未完成。近30年里,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和承包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重要阶段。本文主要以中国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近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所采取的措施、改革的成效、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取向。
  本文综合运用了交易费用、产权和委托一代理理论,以及S—C—P分析框架和产业管制理论等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大突出难题:一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二是破除行政垄断格局。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
  1.在公司治理上,突出的问题是尚未找到对企业经营状况真正承担最终责任的主体;
  2.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和破除行政垄断格局,深化所有制改革都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3.完善破产机制以及逐步实行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
  4.为了破除行政垄断局面,仅仅依靠《反垄断法》是不够的,需要实行配套改革。
  本文可能实现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本文对中国自1978年以来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将这一改革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改革的问题指向、重要举措、改革效果,以及有待解决的或新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缜密和细致的研究。从而,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绩效作出了客观的评估,并发掘出当前改革的突出难题。
  2.本文在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研究中,论证了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上的突出问题是尚未找到真正承担最终责任的主体,提出深化所有制改革是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关键所在。
  3.本文在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垄断的研究中,提出了垄断的成因、性质、后果和治理对策。指出这种垄断具有行政性,即依靠行政力量来获取高额利润。针对其特殊性,提出了破除行政垄断的配套改革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