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伴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纤维化
【6h】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伴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纤维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高血压概述

1.1.1血压的调控

1.1.2高血压的概念、原因及发病机制

1.2高血压心脏损害

1.3高血压肾损害

1.4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概述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高血压组

2.1.2对照组

2.2仪器与试剂

2.2.1主要仪器

2.2 2主要试剂

2.3检查方法

2.3.1临床资料

2.3.2血液及尿液指标

2.3.3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2.3.4 IBS测量

2.4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结果

3.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2高血压组内生化指标的比较

3.3一般超声心动指标的比较

3.4背向散射积分指标比较

3.4.1平均IBS值、CVIB值在各组的比较

3.4.2以心包为标定物所得结果的比较

3.4.3以心腔为标定物所得结果的比较

3.4.4背向散射积分指标与高血压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讨论

4.1高血压心脏损害的主要机制

4.3高血压对背向散射积分的影响

4.4标化方法对背向散射积分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指标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背向散射积分作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早期指标的可行性和不同标化方法的优缺点。 方法: 根据2007年欧洲高血压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指南中对高血压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阐述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非靶器官损害组(组1,42例),靶器官损害组(组2,52例),正常对照组36例。高血压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标准(凡一种或一种以上指标阳性者,即认为存在靶器官损害)如下:①LVMI男≥125 g/m2,女≥110 g/m2;②尿白蛋白/肌酐(ACR)男≥2.5 mg/mmol,女≥3.5 mg/mmol;③IMT>0.9 mm或斑块形成。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测量对照组、组1和组2室间隔(IVS)心肌、左室后壁(LVPW)心肌、左房后壁(LAPW)心肌、心包及心腔的背向散射积分(IBS)指标,计算并比较各组校正IBS(IBS%)值,IBS周期变化幅度(CVIB)和跨壁梯度(TGIB)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1.以心腔AIBS值为标定物,各部位的背向散射积分值在对照组、组1、组2呈逐渐增高趋势,以组2增高明显。其中左房后壁IBS%值在组2(181.05±47.80 dB)和组1(164.29±27.35 dB)、对照组(164.06±26.50 dB)比较存在差异(P<0.05),左室后壁IBS%值在组2(189.74±42.57 dB)和组1(169.45±35.95dB)、对照组(165.71±27.84 dB)间存在差异(分别为P<0.05,P<0.01),室间隔左室侧1/2处心肌IBS%值和室间隔TGIB值在组2和对照组间存在差异(P<0.05)。 2.以心包AIBS值为标定物,只有左室后壁IBS%值在高血压组(组1和组2)和对照组间存在差异(P<0.05),其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左房后壁CVIB值在组2(9.80±1.98 dB)和对照组(11.08±2.33 dB)间有差异(P<0.05);左室后壁CVIB值在组2(10.36±2.24 dB)、组1(10.40±2.32 dB)分别和对照组(11.08±2.33 dB)比较存在差异(P<0.05)。 结论: 1.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可以评价伴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纤维化程度;以左房腔AIBS值为标定物所得的左房后壁IBS%值在提示高血压早期心肌纤维化中有意义。 2.以心腔为标定物所得的左房后壁、左室后壁、室间隔左室侧1/2处心肌IBS%值和室间隔TGIB值在对照组、组1和组2的变化趋势能够反映高血压左心心肌弥漫性损害这一特点,而以心包为标定物所得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不能反映上述特点,因此前者的可靠性更高。 3.本文的结果提示CVIB值不能在高血压早期反映心肌纤维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