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村土地市场化法律研究——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
【6h】

中国农村土地市场化法律研究——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农村土地市场化的概念界定及其现状分析

第一节 农村土地市场化的概念界定及其动因

1.1.1 农村土地市场化概念界定

1.1.2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化的现实动因

第二节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法权结构及其流通现状

1.2.1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结构现状

1.2.2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权利流转现状

第二章 土地发展权配置分析

第一节 土地发展权基本理论

2.1.1 土地发展权的产生

2.1.2 土地发展权的含义及性质解析

第二节 土地发展权在我国的移植适用

2.2.1 我国设立土地发展权制度可行性分析

2.2.2 我国设立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节 土地发展权配置研究

2.3.1 土地发展权配置概论

2.3.2 土地发展权的应然配置规则

第三章 传统市场化模式下农村土地发展收益权配置研究

第一节 农村土地市场化的传统途径

3.1.1 征收集体土地审批程序

3.1.2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第二节 农村土地市场化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3.2.1 土地审批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3.2.2 征地补偿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3.2.3 土地征收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传统市场化模式下农村土地发展收益权配置研究

3.3.1 传统模式下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收益的配置环节

3.3.2 传统市场化土地发展收益配置机制的弊端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市场模式下的农村土地发展收益权配置研究

第一节 城乡土地一体化市场模式的路径及其权益配置研究

4.1.1 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级市场

4.1.2 集体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运作规则

4.1.3 城乡土地一体化市场模式下的土地发展收益权配置研究

4.1.4 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模式下的其他农村土地流转形式

第二节 构建城乡土地一体化市场的理论与实务问题

4.2.1 集体建设用地一级市场与土地征收的协调适用问题

4.2.2 农民个人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易形式的特殊性问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多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一直处于比较封闭的法律环境之中,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一直对农村土地使用权、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持非常保守的态度。中国的法律一方面明令禁止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自由流转,另一方面也开辟了一条农村建设用地进入土地流通市场的途径:即征收后出让。在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土地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的权力很大,权利价值也十分高昂,导致的权力寻租现象极其严重;同时由于在政府主导的程序下,农民很难参与土地市场化增值所带来的利益,这两种问题具体反应在农村土地上,就表现为:农村土地大量流失、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农民利益遭受损失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集约化利用和配置结构优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村土地的市场价值也逐渐凸现出来,在民间也出现了大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隐形流转市场”。在客观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进程也缓缓拉开了帷幕。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出一种有别于传统市场化模式的,能同时兼顾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民利益的新型市场化结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即以相对成熟的国有土地市场为蓝本,设计出一种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化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通过建立农村土地一级市场提高了农村土地市场化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重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来实现土地市场化增值过程中的土地发展权的公平分配,使得国家、开发商和农民都能公平的从土地市场化的过程中受益,最终实现土地权利优化、合理配置的农村土地市场化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