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圣像保卫者:8份圣徒传记》的文本与文本分析
【6h】

《圣像保卫者:8份圣徒传记》的文本与文本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圣徒、圣徒崇拜与圣徒传记

第一节 圣徒与圣徒崇拜

第二节 圣徒传记

1.2.1 圣徒传记的相关知识

1.2.2 圣徒传记的价值

第二章 《圣像保卫者:8份圣徒传记》文本信息

第一节 君士坦丁堡的圣塞奥多西娅传

第二节 小圣斯蒂芬传

第三节 曼地农的圣安苏萨传

第四节 君士坦丁五世的女儿圣安苏萨传

第五节 君士坦丁堡大教长尼基弗鲁斯一世传

第六节 莱斯布斯的圣大卫、圣西蒙和圣乔治传

第七节 圣伊奥阿尼斯传

第八节 皇后圣塞奥多拉传

第三章 文本分析

第一节 圣徒传记在毁坏圣像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布特点及原因

第二节 毁坏圣像运动时期的修道士和修道生活

3.2.1 毁坏圣像时期的修道士与圣像

3.2.2 毁坏圣像运动与修道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圣徒传记虽是对神圣言行的记载,却可以被用来反观世俗事务。自9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大教长弗条斯以来,西方学术界就一直沿着这样的视角来理解这类作品。遵循同样的路径,本文充分利用《圣像保卫者:8份圣徒传记》的文本信息,对毁坏圣像时期的修道士和修道生活进行了考察。
  第一章由圣徒和圣徒崇拜的基本概念导入,然后对圣徒传记进行了从概念到结构再到功能的全方位的介绍,最后以对圣徒传记研究学术史的梳理结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第二章文本信息的选择做好铺垫。
  第二章由八节构成,每份传记自成一节,每一节都对圣徒传记的作者、版本、手稿,以及主人公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考察。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使将要在第三章中出现的证据获得可靠性。
  第三章从对传记在毁坏圣像运动两个阶段的分布特点的分析入手,引出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对修道士和修道生活的打击;第二节围绕“毁坏圣像运动”、“修道士”和“修道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这一部分的论据大部分从圣徒传记中直接获得,经过对这些证据的分析,笔者认为至毁坏圣像运动时期为止圣像已经脱离了简单的道德教化作用而获得了“冥思”的神学意义,“冥思”的主要实践者——修道士与圣像之间的奇迹互动使这个团体在社会内获得巨大的宗教影响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修道士和修道团体在三个层面对社会施加影响,随着其影响力逐步扩大,帝国权威开始警觉,并且试图对这个群体进行改造。首先对修道士和修道制度发起冲击的是君士坦丁五世,但是毁坏圣像运动并没有造成拜占廷修道生活的衰败,相反由运动压力所造成的修道士逃往偏远地带的事实反而促成了一批新的修道中心的兴起,这些修道中心成为抵抗毁坏圣像运动的轴心力量。正因为如此,君士坦丁五世所推行的严酷的铲除修道制度的措施只是短时间地在部分地区有所成效,其一死拜占廷修道制度就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