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司治理参与视角下股东投票出席率研究——实证与实验的证据
【6h】

公司治理参与视角下股东投票出席率研究——实证与实验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研究概览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章框架、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

一、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

二、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

第二章 投票出席率视角下参与人行为研究述评

第一节 理性选择下的投票出席行为研究框架

一、投票出席动机:出席悖论与投票的计算

二、基于理性选择的关键票概率模型及其述评

三、投票出席率实验室研究理论基础--参与博弈模型

四、投票偏好汇集规则

第二节 投票出席率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一、投票出席率影响因素概览

二、组问利益冲突与团体认知度对投票人出席决策的影响

三、投票人偏好关联与投票出席率

四、投票成本与投票出席率的关系

五、投票信息与投票时序对出席率的影响

第三节 投票出席率实验室研究证据

一、投票出席率实验研究基本框架

二、团体认同度、信息交流显著提高投票出席率

三、投票成本对投票出席率的影响

四、投票时序对投票出席率与投票信息汇集的影响

第三章 股东投票特性分析与公司治理投票机制改进

第一节 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投票的功利性特征分析

一、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投票的目的性

二、公司治理投票的工具性意义

第二节 公司治理投票中的投票权差异与计算

一、投票权的差异性--权重投票

二、投票权力指数及其计算

第三节 基于政治投票的公司治理投票机制改进

一、政治投票机制分类

二、上市公司投票机制创新与借鉴

第四章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股东投票出席率实证研究

第一节 对价的认识与主要的投票制度安排

一、对价的本质辨析:赎买、补偿抑或其他?

二、股权分置改革投票制度安排

三、股权分置改革提案表决程序

四、网络投票的投票成本与序贯特征

第二节 股权分置改革股东投票行为实证研究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实证研究假设

三、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四、实证分析结果

第三节 股改投票中主要流通股股东的投票决策及其影响力

一、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投票出席决策与投票方式选择

二、主要流通股股东的投票决定性

第五章 序贯投票异质偏好投票人出席行为模型分析

第一节 序贯投票机制下投票人信息差异与研究问题定位

一、序贯投票机制下参与人信息分布的差异化

二、序贯投票模型设计问题定位

第二节 序贯投票下异质偏好投票人出席行为模型构建

一、模型基本架构

二、不同投票时序下的模型均衡求解

第三节 基于出席行为模型的实验参数设置与计算

一、晚投票参与人在两种规模设计下的均衡阈值

二、早投票参与人在各种投票势力组合下的均衡阈值

三、两种设计下早晚投票参与人出席率均衡期望阈值

第六章 序贯投票异质偏好投票人出席行为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室研究方法概述

一、经济学实验室环境控制

二、实验室交易制度

第二节 实验设计与实验变量描述性统计

一、实验研究方案设计

二、实验结果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出席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模型预测

一、影响因素整体分析与模型预测

二、各因素分类统计推断与比较

三、实验研究主要结论及其局限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论文总结与研究启示

一、投票出席率影响因素的传导机制与相互作用

二、本文结论对公司治理投票机制设计的启示

三、针对累积投票制度的两种机制改进

第二节 投票实验在公司治理研究中的扩展性应用

一、投票出席率实验研究边界拓展

二、投票实验方法在公司治理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定理2证明过程

附录B 实验导语

附录C 实验测试(设计Ⅰ)

附录D 实验程序界面与解释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公司治理参与导向下的股东出席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政治投票文献对投票出席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与方法,以股权分置改革投票表决为例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股东策略出席行为。进一步,借助于实验室研究方法,针对序贯投票机制下的投票,就投票成本、组间规模、团体利益冲突与投票时序各因素对投票出席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希望在实证与实验研究股东投票出席行为(率)的基础上为公司治理投票机制的优化设计提供政策建议与理论支持。尽管目前绝大多数投票行为研究文献针对的是政治领域中公民的投票出席行为,但其研究结果为探讨商业委员会投票特别是股东投票出席行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框架。因此,通过与一般性政治投票出席影响因素对比以发现公司治理相关投票中股东出席行为特征,是一条便捷且可行的技术路线。
   无论是已有的政治经济学投票研究文献还是本文的研究结论都表明:投票出席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对投票出席率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是甄别投票机制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有鉴于此,本文系统地、实证与实验相结合地勾画出了公司治理参与导向下股东出席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治理投票最优机制的设计提供政策建议与理论支持。本文第二章首先系统的介绍了理性选择框架下的投票出席行为研究,并对投票出席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整理,为后续章节的实证分析与实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最优投票机制的设计有赖于对投票参与人偏好类型特征、投票成本、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与竞争及投票信息的分布状态等因素的识别。在此基础上结合投票时序:同时投票还是序贯投票;投票结果的计算:相对多数还是绝对多数、赢家通吃还是比例代表制、投票权是否可转移等技术细节的应用条件,是设计公司治理投票最优机制的必然要求与不可逾越的理论探讨。对于目前上市公司投票的一项主要制度:累积投票制度,本文通过借鉴一般性政治投票机制,结合公司治理目的及其利益主体特性对其进行改进。本文第三章分别从两个方面提出两种改进方案:可转移的累积投票(transferable cumulative voting)与贮存式投票(storable voting)。
   本文第四章以股权分置改革分类表决为例,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股东策略出席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分类表决过程中,投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投票机制与程序的设计、投票成本都会对参与人出席投票决策产生影响。以此为研究样本有助于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如何影响股东投票行为。尽管网络投票手段的采用大大降低了股东参与投票的成本,然而,通过对1200余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投票表决数据的跟踪整理,仍然发现存在大量的流通股股东选择不出席投票(64.81%的流通股股东选择了不出席)。而且,与流通股较低出席率相伴生的是很高的赞成率,流通A股赞成票数占本次流通A股有效表决票数比例平均为88.26%。这一章试图回答:什么原因导致高通过率(赞成率)与低参与率同时存在?较低的出席率是否会导致少数派独裁,未参与投票的众多中小股东是否选择的是策略性弃权?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分类投票表决的实证研究充分体现了认识并掌握影响投票出席率的因素的必要性,而序贯投票机制下的异质偏好人出席率的实验研究则充分体现了在既定投票机制下,各影响因素如何发挥作用。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类似股权分置改革分类投票表决中投票时序、不同类型利益主体、投票成本与偏好差异对投票出席率的影响,本文在理论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了有成本序贯投票机制下参与人的策略出席行为。第六章重点是在不同组间规模、不同偏好状态分布以及不同投票成本下,通过实验分析早晚投票人的策略性出席问题,进而探讨其投票优势的来源及其如何随上述因素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早晚投票组的组间规模差异对早晚投票人的出席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的,当早投票人数少于晚投票人数时,早投票人倾向于选择免费搭车策略性弃权,反之亦反;投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态势越激烈,出席率越高,但竞争态势对早晚投票人出席率的影响因投票成本差异而有不同;偏好距是影响参与人出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且偏好距越大,参与人出席投票的动机越强,即那些具有极端偏好的投票人更容易出席投票。此外,投票成本与偏好距的影响具有交叉性,投票成本对出席率的作用被偏好距的影响部分的弱化。
   基于实证(第四章)与实验(第六章)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股东投票或董事会成员选举中,如果客观存在部分人对提案或候选人质量缺乏了解,应该存在序贯机制使其能够选择晚投票。因为那些对提案(或候选人)质量缺乏了解的人,晚投票有助于收集相关提案信息并做出科学的决策,这种机制实际上起到了强制早投票人披露信息的作用。此外,对于那些有激励成为多数派一员的参与人而言,晚投票能降低不确定性并帮助使其实现这一目的。是否需要加入序贯要素,取决于在投票之初投票人之间的信息分布是否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和投票人在风险承受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显著。
   在实验室中对投票问题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投票问题本身(投票机制与投票行为),一个重要的有意义的扩展是:将公司治理各利益主体的特征向量,包括:不同选择下的收益、成本、信息结构、参与人之间的利益交叉点(博弈模型分析起点)与决策约束条件,然后通过是否选择投票(表达偏好)来揭示各利益主体就某一特定问题(抽象为一个提案)上的决策及其期望形成过程。例如,在投票框架下研究独立董事的行为中,需要将独立董事的利益属性刻画出来:它的利益来源、不同选择下的成本与收益、其声誉的折现、外部监督的势力与可获得信息等因素。在这一设计下将各因素抽象为一个具体的提案,通过观测其是否出席、具体的投票决策(赞成还是反对)以甄别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更进一步,通过不断的修改上述变量以发掘出更有利于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