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为消费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以中国居民消费数据为例
【6h】

行为消费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以中国居民消费数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关于选题

第二节 我国消费行为研究的文献回顾

1.2.1 涉及上世纪80年代之前消费理论的相关研究

1.2.2 对上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预防性储蓄理论的运用

1.2.3 我国学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模型设计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各章安排

第二章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之比较

第一节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最优化分析范式

第二节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描述性分析范式

2.2.1 从理论层面对持久收入的定义

2.2.2 从经验层面对持久收入的定义

2.2.3 理论层面与经验层面的统合——兼论时间偏好率r的深层含义

第三节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之区别

第四节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局限性

2.4.1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对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的“包容”

2.4.2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在经验上的局限性

第五节 预防性储蓄理论及其不足

2.5.1 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提出

2.5.2 预防性储蓄理论的三种研究思路

2.5.3 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消费理论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及其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3.1.1 行为经济学的缘起及其研究目的:基于方法论的探讨

3.1.2 从单一最大化行为模式到多样化的行为模式

3.1.3 新古典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的关系:规范与实证

第二节 行为经济学对消费行为的研究——行为消费理论评述

3.2.1 消费者对财富的心理核算

3.2.2 消费者偏好的动态不一致与双曲线贴现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行为消费理论的拓展:时间偏好率与双自我模型

第一节 对时间偏好率的进一步探讨

4.1.1 时间偏好理论的研究简史

4.1.2 新古典经济学对时间偏好率的特殊处理

第二节 自我控制与双自我模型

4.2.1 缺乏耐心与自我控制

4.2.2 对个体的双自我假定

4.2.3 行为规则与心理账户系统

第三节 重新理解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基于两期模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阶段性特征与时间偏好率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阶段性特征

5.1.1 不完全的消费市场格局:1978年-1990年

5.1.2 完全消费市场的初步建立:1990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过度敏感性检验

第三节 中国居民长期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的关系

第四节 居民时间偏好率与消费计划期限的变化趋势

第五节 心理账户系统的改变与时间偏好率的递增

5.5.1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动机的分布变化

5.5.2 谨慎动机对心理账户系统的影响

5.5.3 子女教育动机与遗赠动机对心理账户系统的影响

5.5.4 心理账户之间的不完全替代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问题

第一节 全文总结

6.1.1 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的差异辨析

6.1.2 行为消费理论:时间偏好率的形成机制与双自我模型

6.1.3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特点及相关政策建议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行为消费理论的既有研究实施拓展,构建一个能够描述个体长期偏好与短期偏好之冲突的跨期选择模型,从而对个体时间偏好率的形成机制进行解释,并用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阶段性特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共为三部分。
   其一,本文对消费行为理论的缘起和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虽然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被作为新古典消费行为理论的两大基础,但实际上在这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很大不同。其中,前者试图考察消费者怎样将其一生收入有效安排于每一期的使用,但后者却认为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而持久收入的计算与消费者的时间偏好率有关,在连续时间状态下,时间偏好率的倒数可被近似地看作消费者计算持久收入的时长,根据经验测算,时间偏好率是一个很高的数值,意味着消费者用以计算持久收入的时间只有几年,亦即他的消费计划期限是几年而不是一生,这是一个更符合经验直觉的结论。然而,由于生命周期假说能更好地置于动态最优化的分析框架之中,而持久收入假说未能对时间偏好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清晰的说明,因此经济学家逐渐遗弃了持久收入假说中富有启发意义的经验判断,而将其简单化地内嵌于生命周期假说之中,这种合二为一的方法就是新古典消费行为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范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必然在分析现实问题时面临很多困难。
   其二,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通过对行为消费理论的既有研究实施合理拓展,可以对时间偏好率的形成机制进行一定说明,从而在消费行为理论中恢复持久收入假说被遗弃的观点。行为消费理论是指行为经济学在消费行为方面的既有研究成果,而行为经济学可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对其固有研究框架进行质变突破的自我努力。在本文中,我们以行为消费理论中的双自我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将个体视为由关心长期利益的计划者与关心眼前利益的行为者两种人格构成,并认为任何决策行为都是这两种人格力量的冲突产物。计划者要想尽量实现长期消费计划,就必须对每一期的行为者实施一定约束,方法是使用意志力或者是为行为者建立心理账户,这就是个体的自我控制行为。其中,建立心理账户是比使用意志力更为节省心理成本的方法,它具体是指,个体会将一生收入资源划分为当前可支配账户、当前资产账户与未来收入账户三部分,这些账户之间是不可完全替代的,并且每个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按顺序递减的,意味着个体可通过重新安排各账户内的资源来改变总体消费倾向。我们所要论证的是,当计划者通过建立心理账户来控制行为者的选择时,会导致最终的消费计划无法达到任何跨期一阶条件,其现实含义是,心理账户的约束可能会导致个体在仍具有扩大消费的意愿时却停止了进一步的消费,于是短期下的时间偏好率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就为持久收入假说的经验判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解释。
   其三,根据上述双自我模型的基本结论,本文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因此居民的消费行为也带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对此,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划分为1978年至1990年的“不完全消费市场格局”与1991年至2007年的“建立完全消费市场”的两个阶段,并分别从短期消费波动对收入波动的敏感性以及长期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的关系两方面探讨了这种阶段性特征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的时间偏好率进行了测算,发现时间偏好率始终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意味着居民的消费计划期限正不断递减,根据双自我模型可以推知,这是由于居民消费的自我控制程度不断加深所致,亦即在其心理账户结构中,当前可支配账户的比例正逐渐降低,这是导致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考察了居民储蓄动机的跨阶段变化,发现谨慎动机、子女教育动机以及遗赠动机的提升是导致居民心理账户结构发生转变的原因,而这进一步与公共福利制度的变迁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有关。据此,我们给出的政策建议是:一方面,政府应当对高收入者的当前资产账户与未来收入账户进行课税,如房产税与遗产税等,从而促使高收入者将部分财富从这些账户转移到诱惑力更强的当前可支配账户之中;另一方面,政府从高收入阶层所课征来的各种税收,不应全部以收入或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再分配,而应将其用于扩大社会保障与教育等公共福利方面的支出,这与简单的转移支付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充实”较低收入者的当前资产账户与未来收入账户,从而使其无需将更多资源存储于这些诱惑力较低的账户之中。这样,各阶层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都将得到提升,从而刺激现时消费水平的增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