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国公司对中国外资政策的影响研究
【6h】

跨国公司对中国外资政策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1.2.1 跨国公司

1.2.2 中国的外资政策

1.2.3 政策过程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观点

1.3.1 研究现状

1.3.2 简单的评价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框架结构

第五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局限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综述

第一节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

2.1.1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2.1.2 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节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系理论

2.2.1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系理论

2.2.2 分析跨国公司与政府间关系的其他理论

第三节 综合评价

第三章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概述

第一节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发展阶段

3.1.1 零投资阶段(1949-1979年)

3.1.2 有限投资阶段(1979-1985年)

3.1.3 投资增长阶段(1986-2000年)

3.1.4 大规模投资阶段(2000年至今)

第二节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分布特征

3.2.1 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特征

3.2.2 跨国公司控股方式特征

3.2.3 跨国公司产业分布特征

3.2.4 跨国公司区域分布特征

3.2.5 跨国公司来源国分布特征

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动机

3.3.1 规避风险

3.3.2 降低生产成本

3.3.3 获取资源和生产原材料

3.3.4 最大化扩张规模

3.3.5 获得中国巨大的市场

第四章 跨国公司影响我国外资政策的实现方式

第一节 跨国公司影响外资政策的主要方式

4.1.1 寻租

4.1.2 博弈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寻租分析

4.2.1 寻租关系的前提条件

4.2.2 寻租的不同类型

第三节 跨国公司与我国政府的博弈分析

4.3.1 影响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博弈能力的因素分析

4.3.2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博弈目标

4.3.3 跨国公司与我国政府的博弈模型

第四节 典型案例分析

4.4.1 跨国公司对《反垄断法》的游说

4.4.2 跨国公司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影响我国知识产权立法

4.4.3 家乐福与我国政府博弈的实证分析

4.4.4 辉瑞公司通过强化社会责任获得政府支持

第五章 我国外资政策分析

第一节 我国外资政策的目标和发展阶段

5.1.1 我国外资政策的目标

5.1.2 我国外资政策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我国外资政策的主要内容

5.2.1 外资区域政策

5.2.2 外资产业政策

5.2.3 外资税收政策

第三节 我国外资政策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5.3.1 我国外资政策取得的成绩

5.3.2 我国外资政策存在的不足

第六章 跨国公司对我国外资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跨国公司影响外资政策的传导机制

6.1.1 中国的政策过程简述

6.1.2 跨国公司影响中国外资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二节 跨国公司影响中国外资政策的过程分析

6.2.1 跨国公司影响政策问题的提出

6.2.2 跨国公司影响议程设置

6.2.3 跨国公司影响政策制定

6.2.4 跨国公司影响政策执行

第三节 跨国公司影响中国外资政策的多角度分析

6.3.1 不同阶段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对中国外资政策的影响

6.3.2 不同特征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对中国外资政策的影响

6.3.3 不同动机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对中国外资政策的影响

6.3.4 跨国公司的寻租与博弈对中国外资政策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思路

7.1.1 变单纯的优惠政策为规制激励政策

7.1.2 对外资立法进行调整与完善

7.1.3 调整被动的外资政策为主动的外资政策

7.1.4 对外资政策的监管进行改革

7.1.5 完善中国外资政策过程

第二节 中国外资政策的未来走势

7.2.1 外资区域政策的调整

7.2.2 外资产业政策的调整

7.2.3 外资税收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中国政府对跨国公司治理方式的改进

7.3.1 强化对跨国公司行为的约束

7.3.2 进一步改善外资的投资环境

7.3.3 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政府服务方式

7.3.4 减少政府部门“设租”和跨国公司“寻租”的机会

结论与前瞻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

中文译著

中文论文

外语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产物,而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了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深刻变革,使跨国公司获得空前发展,其地位日益显现,深刻地影响着东道国的外资政策。然而,国家壁垒的存在不仅限制了市场原则的作用,也制约了跨国公司的活动。为了实现和维护垄断利益,跨国公司往往会介入东道国的政策过程,借助政治手段影响政策。全球化在促进市场机制发展的同时,也削弱了国家主权的权威地位,从而提升了跨国公司影响东道国政策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跨国公司开始大量涌入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由于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跨国公司愈发注重与我国政府打交道以试图改变现有政策,为自身在华发展争取优势。在这一背景下,跨国公司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往往对我国外资政策施加各种影响。
  首先,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规模逐年扩大,其对华投资的进入方式、控股方式、产业分布、区域分布、投资来源国分布等均呈现一定的特征。这些特点均对我国外资政策构成了影响。而跨国公司大多有着较强的对华投资动机,根据跨国公司的不同类型,其对华投资的方式不同,对政策的关注程度与影响政策的力度也不同。其次,跨国公司影响外资政策的实现方式包括寻租和博弈两大类。跨国公司对政府的寻租行为有利用行业协会、政治游说、高层互访和政治贿赂等。跨国公司通过这些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政府及其官员施加影响,争取到有利于自身的外资政策。跨国公司在与我国政府的博弈过程中,多年来积累的讨价还价技巧和雄厚财力以及强大的沟通渠道使它们能够对我国外资政策发挥独特的作用。除了寻租和博弈这两种最基本的影响政策的实现方式,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还通过强化社会责任改善与我国政府的关系,以此手段间接地影响政府,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更多地考虑跨国公司的利益。第三,跨国公司除了运用各种方式影响我国的外资政策,还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施加影响,跨国公司通过影响问题的提出、议程设置、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等政策过程的方方面面,使得外资政策有利于自身在华发展。可以说,不同阶段、不同特征、不同动机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行为,以及跨国公司对我国政府的寻租与博弈、跨国公司影响政策过程等一系列内容,均对我国外资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在对跨国公司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在华投资的行为特点以及影响政策的实现路径和最终结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在此分析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笔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来对外资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力求使我国的外资政策更加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