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研究
【6h】

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意义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的现状

1.2.1 研究如何完善“宽严相济”的刑事配套措施

1.2.2 研究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是否偏离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我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历史渊源和特点

第一节 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

2.2.1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概念

2.2.2 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

2.2.3 如何理解“宽”与“严”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宽严相济封建法律制度的特点

第三章 我国现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背景和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现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出台背景

第二节 现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特点

3.2.1 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特征

3.2.2 司法理念具有科学性

3.2.3 是对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反思

3.2.4 借鉴了西方法治发达国家“轻轻重重”刑事政策

3.2.5 扬弃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第三节 现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存在的问题

3.3.1 单一以打击率作为工作评判标准。

3.3.2 在强制措施的适用上

3.3.3 适用简化程序难

3.3.4 缺乏整体合力

3.3.5 对宽严相济的把握尚不完善

第四节 目前我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重实体、轻程序。

3.4.2 对“严打”方针的片面理解

3.4.3 重打击、轻保护

3.4.4 司法模式里也没有给法官自我解释法律的创造性权利

第四章 结合执法工作提出建议

第一节 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精髓

4.1.1 当宽则宽

4.1.2 当严则严

4.1.3 宽严有度,审势而适

第二节 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4.2.1 采用刑事和解的方式处理轻微刑事案件

4.2.2 减少强制措施的适用

4.2.3 终止诉讼

4.2.4 加快办案流程,减少羁押时限

4.2.5 建立社区矫正体系

第三节 展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4.3.1 运用规律发挥效能,进一步有效治理社会

4.3.2 为刑罚功能的正确认知与合理运用指明方向

4.3.3 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长远之计

4.3.4 进一步为刑事立法、司法与执法工作发挥导向性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当前基本的刑事政策,基本含义是“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核心是区别对待。它要求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律的权威,又要尽可能减少社会对立面,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但是在贯彻这项刑事政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重刑主义的司法理念阻碍宽严相济政策的实行;贯彻宽严相济政策与实现刑罚预防功能之间存在“两难”境地;立法不明确,缺乏统一的“宽”“严”标准,宽严相济操作困难;宽严相济难落实,非监禁刑执行体制尚不完备。修改法律,制定量刑基准,加强教育,侧重预防,完善非监禁刑执行机制是必要的,以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继续深入研究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探讨完善我国刑事司法政策的方向和方法,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前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制度的历史回溯及我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出台背景,以及存在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建议。文章共四个部分。第一部为绪论,探讨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研究背景,研究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历史渊源及特点;第二部分研究我国现行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出台、背景、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第四部分展望未来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在宽严相济尺度上的发展方向。最后为束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