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
【6h】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全文简写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宏观经济模型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宏观经济与利率期限结构相互影响的相关研究

1.2.4 关于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影响的相关研究

1.2.5 关于利率期限结构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及创新点

1.3.1 本文研究方法

1.3.2 本文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4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宏观经济理论

2.1.1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2.1.2 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产价格

第二节 货币政策理论

2.2.1 泰勒规则

2.2.2 货币渠道

2.2.3 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

第三节 债券市场理论

2.3.1 债券市场概述

2.3.2 债券市场与金融发展

2.3.3 债券市场的效用功能及其对银行的影响

2.3.4 债券市场与利率政策

第四节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研究

2.4.1 利率期限结构基本理论

2.4.2 利率期限结构隐含因子模型研究

2.4.3 债券资产风险与预期收益率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

第一节 宏观经济与利率期限结构

3.1.1 宏观经济信息与国债价格及收益率关系研究

3.1.2 宏观经济变量与利率期限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3.1.3 国内相关研究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

3.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2.2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债券作用分析

3.2.3 货币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关系研究

3.2.4 利率期限结构中的货币政策信息含量

3.2.5 国内相关研究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介绍

4.1.1 公开市场操作

4.1.2 存款准备金政策

第二节 利率政策实践

4.2.1 1 978年改革开放前(核算工具阶段)

4.2.2 1978-1989年(利率水平逐步提高阶段)

4.2.3 1990-1995年(利率适应性调整阶段)

4.2.4 1996-2003年(利率连续下调阶段)

4.2.5 2004-2007年(新一轮升息阶段)

4.2.6 2008-至今(新一轮降息阶段)

4.2.7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第三节 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4.3.1 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关系研究——基于历史分析法

4.3.3 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关系研究——基于事件分析法

4.3.4 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小结

第五章 中国债券市场实践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5.1.1 第一阶段:市场萌芽时期(1949-1981年)

5.1.2 第二阶段:场外柜台市场时期(1981-1991年)

5.1.3 第三阶段:交易所市场(1991-1997年)

5.1.4 第四阶段:银行间市场(1997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分析

5.2.1 现状概况

5.2.2 市场框架

5.2.3 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

第三节 国际债券市场比较分析与借鉴

5.3.1 境外主要发达国家债券市场情况介绍

5.3.2 东亚新兴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

第四节 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5.4.1 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5.4.2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

第六章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SVAR模型

第一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选取

6.1.1 模型介绍

6.1.2 数据选取和建模前处理

6.1.3 实证步骤

第二节 利率期限结构——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第三节 利用SVAR模型检测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的关系

6.3.1 宏观经济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6.3.2 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6.3.3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的方差分解分析

6.3.4 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七章 本文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7.1.1 宏观经济对债券市场影响的实证结果

7.1.2 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的实证结果

7.1.3 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结果

第二节 对债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7.2.1 扩大债务融资规模

7.2.2 培育市场流动性

7.2.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7.2.4 推进利率市场化

7.2.5 推动国际化进程

第三节 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建议

7.3.1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7.3.2 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建议

7.3.3 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建议

第四节 对债券投资者的启示

7.4.1 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

7.4.2 密切跟踪货币政策导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表的其他文章

参与课题

展开▼

摘要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一直是货币和金融经济学家非常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一直以来,债券市场的发展问题都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和各国中央银行的重点关注。2003年,东盟10国和中日韩13国发起“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MI)”,并达成共识:建设一个有深度、高流动性和成熟的债券市场不仅有利于将该地区的高储蓄转换为长期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能够防范期限和货币的双重错配风险,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政府作为倡议成员国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大债券市场的发展力度,债券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起步较晚,又受到国内长期间接融资强于直接融资,股票市场强于债券市场的影响,国内对债券市场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重新审视我国债券市场,研究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根据上述命题,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历史回归法与国别比较法相结合的模式,构建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并对此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为发展债券市场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引出问题并介绍相关理论与文献。在对债券市场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债券市场和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阐述和剖析,并分析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从经度和纬度上介绍中国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实践。在货币政策实践部分,从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政策以及再贴现政策等多个方面入手,着重研究中央银行对利率政策工具的运用,并诠释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的政策性影响;在债券市场实践部分,回顾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从不同角度剖析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并通过分析境外主要债券市场和东亚新兴债券市场的发展得出启示,提出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文献回顾的启示基础之上,参照第二部分的实践概述,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我国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三因子,然后采取S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对债券市场、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第四部分,在总结本文三个主要结论的基础上,为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制提出政策性建议,并为债券市场参与者提供全新的投资视角。
  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我国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实践经验,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入总结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收益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弥补了我国该研究领域的不足;二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中国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并利用SVAR模型分别对宏观经济指标和货币政策参数与利率期限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结果中寻找最优关系参数;三是根据本文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结果,从债券市场发展方向、货币政策制定者和债券市场投资者三个视角出发,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策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陈勇;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 授予单位 南开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志辉;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