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公众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6h】

中国公众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代理获取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进一步增强,加之汶川大地震后,心理危机的集中爆发更成了一条导火索,使得心理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概述国内外学者对心理求助行为的研究,分析中国公众心理求助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专业心理求助方式与替代性心理求助方式的异同点,以及民俗性的非专业心理求助方式较之专业心理求助方式的优越之处。以便将本土化元素融入专业心理求助,为中国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心理卫生服务。同时,在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方面,将中国心理卫生服务作为大众消费的众多服务的一种,探寻目前市场上的心理卫生服务的服务缺口在哪里,通过何种方式填平心理求助需求与心理卫生服务之间的差距。以及探索如何将心理卫生服务更好的推销给中国大众的合理路径。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分析和访谈法。文献资料为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心理求助行为的学术成果。访谈对象包括心理疾病患者,一般公众,大学生,接受非专业心理援助(如算命)的公众,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病行患者不在此次的研究范围之内。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处于心理危机的高发时代,然而公众对专业心理咨询的利用率还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们在寻求心理援助时,存在先借助非专业心理求助方式再求助专业心理服务机构的倾向。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现实因素在不同层面上影响心理求助行为。算命等非专业心理援助为专业心理咨询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多的本土化元素。公共心理卫生服务作为消费者购买的众多服务中的一种,应挖掘多种营销渠道,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铸造品牌形象,不断升级自己的服务,弥补心理求助需求和公共心理卫生服务之间的鸿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