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问题和对策研究
【6h】

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问题和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 职业经理人

1.2.2 职业经理人市场

第三节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简述

第一节 公司治理理论

第二节 市场经济理论

2.2.1 新奥地利学派

2.2.2 新制度学派

2.2.3 市场细分理论

2.2.4 有效市场理论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2.3.2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2.3.3 委托代理理论在中国

第四节 激励和约束理论

2.4.1 激励机制

2.4.2 约束机制

第三章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轨迹和需求

第一节 中国企业经理人形成的轨迹

3.1.1 外行对企业的领导

3.1.2 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二节 中国企业管理人员的来源分析

3.2.1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

3.2.2 农民企业家

3.2.3 城市居民

3.2.4 新兴创业者

第三节 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市场需求

3.3.1 市场的逐渐成熟需要企业规范运作

3.3.2 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企业有新的经营理念

3.3.3 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和规模发展

3.3.4 民营企业特别是原乡镇企业的规模发展

3.3.5 新兴产业

第四章 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缺失

4.1.1 教育培训市场不足

4.1.2 职业经理人还未成为企业的主角

4.1.3 组织形式和有形市场的缺失

第二节 中国职业经理人规则的缺失

4.2.1 权重问题

4.2.2 绩效考核

4.2.3 薪酬问题

4.2.4 操守问题

4.2.5 理念冲突

4.2.6 契约问题

第三节 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监管的缺失

4.3.1 组织形式的缺失

4.3.2 资讯的缺失

4.3.3 法律的缺失

第四节 相关案倒分析

第五章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建设对策

第一节 职业经理人机制是中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支撑

第二节 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的条件论证

第三节 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是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必要前提

第四节 建立有准入机制的数据库是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基础

5.4.1 数据库的进入门槛

5.4.2 数据库管理

第五节 建立职业经理人的行为规范和权益保障条例

第六节 第三方参与的双向互动选聘机制和契约管理输出机制

第七节 具有监督投诉功能的制约机制

5.7.1 企业内部

5.7.2 外部社会制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中国在确立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以后,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力大增,但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中国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仍然较低,这与中国企业发展演变的历程有关,同时与中国缺乏成熟的职业经理人经营机制有关。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要求“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这说明国家已经把职业经理人的问题上升到国家宏观战略问题来考虑,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下,职业经理人在业界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变化,中国企业亟需大量合格、称职的职业经理人。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供应机制显然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的产权归属已趋于清晰,但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设仍还在探索之中,因此,建设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是个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商学院、与MBA和EMBA学员都有很大的关联度。
  本文从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轨迹和现实需求出发,分析研究目前企业选聘管理人员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平台建设”的建议,建议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职业经理人数据库,制订职业经理人的行为规范守则和薪酬制度,加强职业经理人契约管理,完善职业经理人的协调、仲裁和制约机制,积极推进中国企业的职业化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