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与中国“和平崛起”的策略
【6h】

《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与中国“和平崛起”的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结构

五、重点、难点、探索点

第一章 孙子“全胜”思想

第一节 孙子“全胜”思想概述

1.1.1 孙子“全胜”思想的含义

1.1.2 孙子“全胜”思想的内容

1.1.3 孙子“全胜”思想的特征

第二节 孙子“全胜”思想分析

1.2.1 “全胜”的基础:谋“形”与造“势”

1.2.2 “全胜”的条件:“道、天、地、将、法”

1.2.3 “全胜”的样式: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

1.2.4 “全胜”的手段:“伐谋”、“伐交”与“威加于敌”

1.2.5 “全胜”的目标:“兵不顿而利可全”

1.2.6 “全胜”的思维:全面、发展、辩证

第二章 中国“和平崛起”

第一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提出及内涵

2.1.1 中国“和平崛起”的提出

2.1.2 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2.2.1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机遇

2.2.2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孙子“全胜”思想对中国“和平崛起”策略的启示

第一节 崛起策略——谋形造势,增强实力

3.1.1 完整界定综合实力

3.1.2 继续提高经济实力

3.1.3 快速增强政治实力

3.1.4 急需增强军事实力

3.1.5 努力提升文化实力

第二节 和平策略——伐谋伐交,威加于敌

3.2.1 正视中美“假朋友”的关系,采取明确战略开展预防性合作

3.2.2 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武力止独,力争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3.2.3 密切关注周边形势,防止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军事巨著《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军事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里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孙子十分重视以政治手段来解决世间之纷争,反对穷兵黩武、轻启战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是孙子军事思想的精髓,也是孙子战略思想的初衷和真谛。《孙子兵法》“全胜”思想的文化遗产,对研究当代国际安全问题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崛起处于现在进行时。中国要成功完成“和平崛起”,关键是要清醒认识到当前世界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把握好本世纪头二十年由其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其复杂性和多变性,都是远远地超越历史的。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及挑战。中国“和平崛起”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可能会是曲折的。
  历史地分析,大国崛起大多与穷兵黩武、政治强权有关。显然,中国的崛起不能再落窠臼,那么,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在哪里?目前,对“和平崛起”的讨论多是集中于如何避免中国使用武力,但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如何能保证中国崛起的整个过程是和平的?怎样做才能使别国不使用武力遏止中国崛起?如果别人以武力遏止中国崛起,该怎么办?
  本文结合孙子的“全胜”思想,探讨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策略,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崛起策略,即“如何实现崛起”;二是和平策略,即“如何使崛起过程和平”。崛起更多是内部政策的问题。中国能否崛起,首先在于中国是否有能力崛起,也就是中国是否有崛起的综合国力。中国的崛起首先是内部的崛起。中国要实现崛起,需要“谋形造势”,增强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只有当中国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实力要素全面崛起之时,才算真正的崛起。到那时,中国才会成为一个软硬实力兼备的真正的大国。和平则是对外政策的问题。中国崛起过程要和平,需要“伐谋”、“伐交”、甚至“伐兵”。中国需要正视中美“假朋友”的关系,采取明确战略开展预防性合作;需要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武力止独,力争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密切关注周边形势,防止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

著录项

  • 作者

    朱旭;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 授予单位 南开大学;
  • 学科 军事思想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艾跃进;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E092;
  • 关键词

    《孙子兵法》; 军事思想; 和平策略; 国际关系;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9:03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