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功能主义理论看《阿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创造性叛逆
【6h】

从功能主义理论看《阿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创造性叛逆

代理获取

摘要

在翻译研究中,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应该是“忠实”和“等效”于原文,并把原文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翻译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对原文的忠实程度。这个翻译标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证明了无法实现。翻译不是在真空的条件下,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完成的。因此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是不可避免的,但译者应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创造性叛逆才合理,这个问题仍然处于争论中。
  一些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主义理论,翻译作为一种以目的为导向的人际交往行为,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在目的语文化中,为目的语读者创建一个目的语文本。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接受原文并达到特定的目的,译者必然要进行创造性叛逆。“目的原则”是一切翻译行为的最高准则,同时,译者必须对原文作者负责、对翻译发起者负责、对目的语读者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译者的这个责任被称为“忠诚”。忠诚属于人际道德范畴,指的是参与交际活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功能主义理论基础上,本文尝试分析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叛逆的程度。在对《阿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三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后,本文得出结论:由于不同的文学品味,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接受环境,三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导致了不同的创造性叛逆;功能主义理论不仅为创造性叛逆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也有助于解释翻译过程中制约译者实施创造性叛逆的因素;同时,功能主义理论为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评判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