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癌症干细胞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筛选及其机制研究
【6h】

基于癌症干细胞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筛选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介

1.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定义及症状

1.1.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理机制

1.1.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手段

第二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分子机制

1.2.1 BCR-ABL蛋白简介

1.2.2 慢性随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现有药物简介

1.3.1 伊马替尼

1.3.2 尼罗替尼

1.3.3 达沙替尼

1.3.3 其它药物

第四节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目的

1.4.1 细胞水平进行药物筛选的优势

1.4.2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细胞系

2.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2.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2.1.4 实验工作液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方案的设计

2.2.2 细胞的培养

2.2.3 体外的药物活性检测

2.2.4 靶点蛋白的活性检测

2.2.5 动物水平的毒性检测

2.2.6 优选化合物在肿瘤干细胞水平的活性检测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1 MTT实验结果及分析

3.1.2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及分析

3.1.3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3.1.4 流式细胞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讨论

3.2.1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筛选

3.2.2 基于癌症干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

3.2.3 化合物库的药物筛选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CGL)是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而引起。该疾病发病率很高,从目前全球抗癌药物的现状来看,抗癌临床药物难以根除癌症,大多数癌症患者只能有限地延长生命,且不少癌症的复发比例很高。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在于目前的抗癌药物忽略了癌症干细胞。因此,研究靶向癌症干细胞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可能改变抗癌药物的研究方向及抗癌药物的临床评估标准。随着科学的不断探索,市面上出现了伊马替尼,尼罗替尼以及双靶点药物达沙替尼等好的抑制剂,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增长,患者的耐药性慢慢出现,并且这些药物的价格昂贵,极少数可承受。因此本项目组拟以伊马替尼,尼罗替尼和达沙替尼为基本骨架,进行优化,合成系列伊马替尼,尼罗替尼以及达沙替尼的类似物,我们通过蛋白,细胞水平和动物活性测试以及其抑制机制的研究,找到先导化合物,降低成本,有望取代伊马替尼类抗癌药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课题通过对K562细胞系和HL60细胞系的化合物筛选,其中,Ima14和Nil3号化合物的抑制率均强烈地大于对照药物伊马替尼和尼罗替尼,IC50值分别O.029μmol/L,0.038μmol/L,。我们通过对靶点蛋白的活性抑制分析得到了效果较好的Nil3号化合物,其抑制率与尼罗替尼相似,大于伊马替尼,同时我们在动物水平测试了其毒性,实验结果显示,Nil3号化合物的活性很高,但毒性较大,所以我们将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对其进行结构的优化。同时,在干祖细胞系KG-1a的筛选下,Das1号化合物和Das11号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水平的IC50值分别为O.073μmol/L和0.117μmol/L。然后我们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KG-1a细胞株中细胞免疫表型CD34+/CD38-,从而得到结果Das1号化合物和Das11号化合物均略抑制了该类肿瘤干细胞的活性,使其凋亡。
  实验中,我们还对化合物库的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在广谱筛选的情况下,得到72号化合物,在肝癌,乳腺癌以及白血病细胞株中均有一定抑制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