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昭化镇旅游者旅游行为与空间形态互动性研究
【6h】

昭化镇旅游者旅游行为与空间形态互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1.4研究方法

1.5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理论意义

1.5.2实际意义

1.6研究基础

1.6.1旅游资源

1.6.2旅游者旅游行为

1.6.3空间形态

1.6.4旅游行为与空间形态的互动关系

2 昭化镇旅游业发展研究

2.1昭化镇概述

2.2昭化镇区位分析

2.2.1昭化镇交通区位

2.2.2昭化镇旅游区位

2.3昭化镇旅游资源概况

2.3.1昭化镇旅游资源览况

2.3.2昭化镇旅游资源评价

2.4昭化镇旅游业现状分析

2.4.1昭化镇旅游业概况

2.4.2昭化镇旅游业问题剖析

2.5昭化镇旅游市场预测

2.5.1昭化镇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2.5.2昭化镇旅游市场分析

3 昭化镇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

3.1昭化镇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

3.1.1动机行为分类

3.1.2昭化镇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

3.1.3昭化镇旅游者活动层次研究

3.2昭化镇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

3.2.1决策行为主要影响因素

3.2.2旅游决策过程

3.2.3昭化镇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

3.3昭化镇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研究

3.3.1空间行为分类

3.3.2昭化镇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3.4昭化镇旅游者的体验行为研究

3.4.1体验行为研究意义及重点

3.4.2昭化镇旅游者体验行为研究

3.5昭化镇旅游者旅游行为对空间形态的需求

4 基于旅游行为研究的昭化镇所在区域旅游整合

4.1旅游行为对区域旅游整合的诉求

4.2昭化镇所在区域旅游整合背景

4.3昭化镇所在区域旅游整合措施

4.3.1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4.3.2区域旅游空间整合

4.3.3区域旅游产品整合

4.3.4区域旅游线路整合

4.3.5区域旅游形象整合

4.3.6区域旅游设施整合

4.4区域空间整合对旅游者旅游行为影响分析

5 昭化镇内部旅游空间形态研究

5.1旅游行为对镇内旅游空间形态优化的诉求

5.2昭化镇旅游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5.2.1昭化镇旅游空间布局模式选择

5.2.2昭化镇旅游增长极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5.3景区内部空间形态研究——以昭化古城为例

5.3.1空间使用者行为及需求

5.3.2.昭化古城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5.4小结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者旅游行为和旅游地空间形态的研究探求两者间的互动关系。首先,详细分析了昭化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并对其旅游市场加以预测,作为本文研究的环境背景。其次,对昭化镇旅游者旅游行为(动机行为、决策行为、空间行为、体验行为)进行研究,得出旅游者各个行为阶段因空间形态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及行为反映,抓住其特征和需求指导旅游地空间形态的优化。最后,对旅游地各层次的空间形态(区域空间形态、城镇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形态)进行研究,以符合旅游者需求、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空间形态影响旅游者行为,为其创造理想旅程,并在此过程中缓解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间潜在的矛盾。
   本文首次将旅游者旅游行为与旅游地空间形态作为相互关联的两要素进行研究,得出两者间的互动机制,并对昭化镇做出了基于旅游者旅游行为需求的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