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Why在拟南芥和甘蓝型油菜中的过表达及抗盐性和抗旱性的研究
【6h】

Why在拟南芥和甘蓝型油菜中的过表达及抗盐性和抗旱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Why 的概述

1.4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Why 转化拟南芥和油菜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构建 pCAMBIA2300-Why 植物表达载体与农杆菌转化

3.2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 Why 的油菜

3.3 花序浸染法获得转 Why 的拟南芥

3.4 转 Why 拟南芥的抗盐性

3.5 转 Why 拟南芥的抗旱性

4.讨论

4.1 农杆菌介导转化油菜和拟南芥

4.2 转 Why 拟南芥的抗盐性和抗旱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干旱和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两大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目前,由于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抗盐抗旱作物的新品种成为了各国的研究重点。油菜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受到干旱和盐胁迫影响比较严重的粮食品种,所以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油菜的抗盐抗旱性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WHY是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DR)中DR1372蛋白存在的一种非特异性结合位点的核心结构域。大量的研究表明Why结构域基因是一个与水分胁迫相关的基因,由此推断Why转入植物可能会提高植物应对水分胁迫的能力,降低盐胁迫和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GV3103-Why和EHA105-Why植物表达载体,将Why结构域基因转入到拟南芥和油菜中,得到转基因的油菜和拟南芥,并研究了在盐胁迫和干旱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Why对植株应对干旱和盐胁迫的能力的影响,为Why应用于植株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度的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的种子的相对萌发率和幼苗相对根长要明显的大于野生型拟南芥,随着胁迫时间的增长,转基因拟南芥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野生型,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相对含水量同样明显高于野生型,最为重要的是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型拟南芥。说明在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具有比野生型更强的抗盐性和抗旱性;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转基因手段将Why转入拟南芥后,Why提高了拟南芥抵抗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