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本亚洲主义与中国——以清末新政为例
【6h】

日本亚洲主义与中国——以清末新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学术价值与研究现状

1.2对有关的历史时期的说明

第二章关于亚洲主义

2.1亚洲主义的定义(定位)

2.2亚洲主义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2.3亚洲主义的特点

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主义盛行的原因

第三章亚洲主义与清末新政

3.1清末新政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3.2日本参与清末新政的方式与程度

3.3亚洲主义在中国的渗透再分析

3.4日本参与新政的原因

3.5中国各阶层对日本亚洲主义的态度

第四章亚洲主义与中日关系

4.1亚洲主义影响下日本所扮角色的变化

4.2亚洲主义影响下的日本对华政策

4.3亚洲主义影响下的中日关系

4.4日本外交政策下亚洲主义的继续嬗变

第五章余论

5.1日本亚洲主义在现代国际关系下的演绎

5.2中日关系之展望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亚洲主义"是当前亚洲乃至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从历史上来看,它最早出现在日本.十九世纪中叶,日本受到外来侵略,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一些忧国志士提出联合周边国家共同抵御外侮的主张,如"日清提携论"等;几乎与此同时,一些"洋学者"提出了相反的主张,认为日本应该借机向海外发展,这是"征亚论"的开始.这两种不同的主张也正是左翼亚洲主义和右翼亚洲主义的发端.此后,左翼亚洲主义与右翼亚洲主义平行发展,但最终二者走向统一.1 873年前后"征韩论"流行一时是受到了"征亚论"思想的影响;1880年"兴亚会"小团体成立后集中宣传"兴亚论";80年代后期,福泽谕吉(1834-1901)发表《脱亚论》,一股"脱亚论"主张又在日本社会上流行起来,并开始影响到日本政府的对外决策.至此,右翼亚洲主义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左翼亚洲主义,成为亚洲主义的主流,引导着亚洲主义右变.右翼亚洲主义直接影响到日本政府对华策略的例证便是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暴露了侵略中国的野心,受到俄国等强国的反对和干涉,羽翼未丰的日本不得不暂时放下"征亚"的计划,采取一种更隐晦的方式,以既可以避开其它国家的反对,又可以将自己的势力慢慢渗透到中国,等日后强大了,实现独霸中国的目标.于是日本打出了"改造中国"、"保全中国"的幌子.这也是"清韩(朝)改造论"和"支那保全论"在当时盛行的原因.左翼和右翼亚洲主义也是这时走向统一的.该文以日本在清末新政中的参与为切入点,在对这一历史事件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当时影响甚至左右日本对华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事实证明,亚洲主义正是以这样一种姿态出现在日本对华政策中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