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借词音系学研究——以梵语佛经中古汉语音译转写为例
【6h】

借词音系学研究——以梵语佛经中古汉语音译转写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sis

2.1 Optimality Theory

2.2 P-map Theory

Chapter 3 Phoneme substitution in the adaptation of loanwords

3.1 Introduction

3.2 Perceptual Salience and the P-map hypothesis

3.3 Detailed Analysis of Phoneme Adaptation

3.4 Summary

Chapter 4 Phonotactic Processes in the Adaptation

4.1 Introduction

4.2 Background

4.3 Adaptation of simplex codas

4.4 Sanskrit CC adaptation in Middle Chinese

4.5 Adaptation of CCC and CCCC clusters

4.6 Summary

Chapter 5 Experiments:Perceptual Similarity

5.1 Introduction:Goal and design

5.2 Experiment One: Similarity between Alveolo-palatal Affricates and Palatal plosives:

5.3 Structure Similarity Judgment

5.4 Chapter Conclusion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Summary

6.2 Prospect for Future Studies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借词音系学领域当中,最近的诸多学术研究成果主要从P-map(语迹地图)和相似度感知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主要从英语单词借入其他语言(比如朝鲜语、日语、粤语、普通话)的角度出发,将其作为研究源头。这些研究对以上提及的P-map(语迹地图)和相似度感知理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并对其正确性做出了证实。虽然英语单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语言,在有借词音系学领域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同样作为与区域性时段性影响力巨大的其他语言在另一语言的转换情况(比如梵语通过佛教对东亚各国语言的影响)却很少受到学者的注意。比如,在汉语当中就存在着相当多的词汇来自于梵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佛经的转写和翻译数量巨大,资源丰富。因此,这使得通过统计相关数据(转写规律)并作出具体分析的研究成为可能。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研究单个音素的转写规则,第二部分主要侧重于分析不同音节结构(辅音簇的不同结构)的转写结构。这两部分将会并结合P-map(语迹地图),相似度感知和OT(优选论McCarthy&Prince1993, Prince&Smolensky1993,McCarthy&Prince1995)给出造成转写规则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本文会通过OT(优选伦)对不同的感知约束条件进行排位,来分析佛经中异常转换的现象。第三部分主要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上海话使用者的实证研究来证明之前提出的各种假设进行论证。最后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语迹图示的基本正确性--输入项输出项发音方式的对应性优先于浊音性和送气特征的对应性(2)由音系和语音导致明显的感知特性会改变输入项输出项发音方式的对应性。(3)转换语言的使用者对于被转换语言的知识可以影响转换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