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牙釉质的酸蚀特性研究
【6h】

人牙釉质的酸蚀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绪论

1.2牙齿的腐蚀磨损行为研究

1.3存在问题

1.4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方法

2.1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制备

2.2实验设备-纳米划痕仪(Nano-scratch tester)

2.3实验参数

2.4微观分析方法

第3章 人牙釉质的酸蚀损伤

3.1实验简介

3.2牙釉质的酸蚀行为

3.3牙釉质的酸蚀机制

3.4小结

第4章 酸蚀对人牙釉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

4.1试验简介

4.2摩擦行为

4.3磨损行为

4.4小结

第5章 不同层次人牙釉质酸蚀特性的对比研究

5.1试验简介

5.2酸蚀行为

5.3酸蚀磨损行为

5.4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饮料消费量的快速上升和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人体天然牙的酸蚀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牙齿过度磨损的主要病因。因此,研究牙齿在酸性饮料作用下的腐蚀损伤行为及机理具有强烈的现实必要性,不仅可以为临床防治人体天然牙的酸蚀损伤提供理论指导,而且有助于饮食习惯的合理优化。 本文通过体外模拟试验,对人牙釉质在pH=3.20的柠檬酸溶液作用下的酸蚀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使用显微硬度仪、台阶仪、SEM和EDX等材料表面分析测试设备,系统研究了人牙釉质表面硬度、组织结构、化学组成等随酸蚀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牙釉质在柠檬酸溶液中的酸蚀过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纳米划痕仪,进一步考察了酸蚀对牙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此外,论文还对比研究了人牙釉质纵向三个层次(外层牙釉质、中间层牙釉质、内层牙釉质)的耐酸蚀损伤性能。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在pH=3.20的柠檬酸溶液中腐蚀1 min后,人牙釉质表面无明显损伤;腐蚀3 min后牙釉质表面产生酸蚀损伤,表面硬度明显降低;随着酸蚀时间继续延长,牙釉质表面损伤进一步加剧,酸蚀30 min后腐蚀深度达到3.487μm。在酸蚀初期,釉柱的酸蚀速率大于釉间质。 2.酸蚀不仅导致人牙釉质硬组织丧失,还对其摩擦磨损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与酸蚀时间密切相关。在20 mN法向载荷作用下,未经酸蚀处理的人牙釉质表面无明显擦伤痕迹。酸蚀初期,牙釉质表面的摩擦系数、划痕宽度和深度均迅速增加,耐磨性显著降低;酸蚀3 min后,牙釉质表面的摩擦系数、划痕宽度和深度等的增加速率减缓。 3.人牙釉质从外层到内层,表面硬度递减,酸蚀深度递增。和外层牙釉质相比,酸蚀3 min后,内层牙釉质的磨损量增加最为显著,磨损损伤也最严重。显然,牙釉质的耐酸蚀性能与位置密切相关,外层牙釉质的耐酸蚀性最佳,内层牙釉质量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