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昆线K242-K331段崩塌灾害危险性研究
【6h】

成昆线K242-K331段崩塌灾害危险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立项依据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2.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存在的问题

1.3主要研究内容

1.4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研究区自然地质环境条件

2.1地形地貌

2.2气象特征

2.3地层岩性

2.3.1第四系(Q)

2.3.2第三系(R)

2.3.3侏罗系(J)

2.3.4三叠系(T)

2.3.5二叠系(P)

2.3.6泥盆系(D)

2.3.7志留系(S)

2.3.8奥陶系(O)

2.3.9寒武系(∈)

2.3.10震旦系(Z)

2.3.11前震旦系(Pt)

2.4地质构造

2.4.1构造分述

2.4.2地应力场分析

2.4.3新构造运动

2.4.4地震

2.5水文地质

2.5.1地下水类型

2.5.2地下水化学类型

2.6不良地质

2.7特殊地质

第3章研究区崩塌基本特征及危险性评估

3.1研究区崩塌灾害类型与基本特征

3.1.1研究区域崩塌的分布

3.1.2研究区域崩塌的类型

3.2基于综合指数法对崩塌危险度分析与评价

3.2.1评估方法

3.2.2评价因素的选择及等级划分

3.2.3评价过程及结论

第4章地质灾害危险性模糊综合评判

4.1地质灾害危险性模糊综合评判概述

4.1.1模糊综合评判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优势

4.1.2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4.2模糊综合评判步骤

4.2.1确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4.2.2评价因子及评语集的选取

4.2.3崩塌隶属度的确定

4.2.4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4.2.5模糊综合评判矩阵的确定

4.3重点工程模糊综合评判

4.3.1 K283+995-K284+050毛头马明洞出口左侧边坡崩塌

4.3.2 K277+493-741雪区3号隧道出口

4.4工点评价结果统计

第5章 成昆铁路该段段崩塌的防治对策

5.1崩塌防治对策

5.2崩塌防治措施

5.2.1清除危岩和绕避

5.2.2遮挡工程

5.2.3支护和拦截工程

5.2.4防护工程

5.2.5排水工程

5.2.6 SNS柔性防护系统

5.2.7预测预报

结论与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成昆铁路K242-K331段崩塌工点分布平面

展开▼

摘要

崩塌灾害是铁路的主要灾害之一,其对铁路的危害程度之大。成昆铁路历来是地质灾害最严重的铁路,灾害类型多样化且复杂化,本文以成昆线K242-K331段铁路为背景,经过实地逐个调查,统计了该段铁路的崩塌、落石灾害,并结合区域地质报告等各种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该段铁路的灾害类型,地层岩性,危险程度、对铁路破坏程度。区域内主要以灰岩、砂岩为主,大部分崩塌属于倾倒式崩塌和错断式崩塌。以及较轻微的坡面溜坍和滚石。在危险性评价中,结合专家意见,总结出该区域内的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由于各指标因子对崩塌诱发的影响作用不同,因此在评价中给出的权重也不一样。根据专家经验以及结合实地情况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评价因子权重。采用了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崩塌分析计算,给出了崩塌评价指标,对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最终得出危险性评价结果。给出崩塌的危险性程度。对于崩塌的研究结果给出防治措施和安全对策建议,本文提出了多种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各工点灾害的危险性程度,给出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措施。确保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对铁路的破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