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德语“蓝胡子”故事中的两性问题——以德布林、巴赫曼、弗里施、罗尔的文本为例
【6h】

20世纪德语“蓝胡子”故事中的两性问题——以德布林、巴赫曼、弗里施、罗尔的文本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导言

1.1 童话题材“蓝胡子”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旨和构思

2.互文理论、性别研究与社会两性背景

2.1互文性理论

2.1.1互文性概念的发展综述

2.1.2 互文性的类别

2.1.3 互文性的意义和功能

2.2性别研究(Geschlechterforschung / Gender Study)

2.2.1 概况与历史发展

2.2.2 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

2.2.3 波伏娃、福柯对性别理论的贡献

2.3 20世纪以来的社会性别观和两性角色

2.3.1 20世纪欧洲社会的男性观变迁以及现代男性危机

2.3.2 20世纪三波女性运动的起落

3. 20世纪之前德语“蓝胡子”童话的发展简述

3.1 何谓童话

3.2 德语文学中“蓝胡子”童话的起源

3.3 格林兄弟的《蓝胡子》童话

4.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蓝胡子”故事

4.1 20世纪早期的“蓝胡子”故事:德布林的《蓝胡子骑士》

4.1.1 德布林《蓝胡子骑士》的研究现状

4.1.2 20世纪初的德国社会两性观

4.1.3 《蓝胡子骑士》及其与格林版《蓝胡子》、《渔夫与妻子》的互文联系

4.1.4 被阉割的男人——蓝胡子骑士

4.1.5 没有个性的女人——男爵保罗的前三任妻子

4.1.6伊莎比尔小姐的形象转变

4.1.7 男人、女人的各自遭遇——美杜莎

4.1.8 男爵与伊莎比尔小姐的爱情

4.2 20世纪中后期的“蓝胡子”故事

4.2.1 英格博格·巴赫曼的小说断片《法兰莎之书》

4.2.2马克思·弗里施的《蓝胡子》

4.2.3《法兰莎之书》与《蓝胡子》的两性关系比较

4.3 20世纪末期的“蓝胡子”故事:德艾·罗尔的《蓝胡子——女人们的希望》

4.3.1 《蓝胡子——女人们的希望》的研究现状

4.3.2 当今社会的两性观念

4.3.3《蓝胡子——女人们的希望》及其与格林童话《蓝胡子》、《灰姑娘》以及独幕剧《谋杀者——女人们的希望》的互文联系

4.3.4 落魄的蓝胡子——女鞋贩卖商

4.3.5 蓝胡子个性鲜明的女友们

4.3.6 该剧的两性主题

5.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蓝胡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故事之一,首先出现在1697年查尔斯·佩罗(Charles Perrault)的《鹅妈妈故事集》中。他的历史原型是15世纪法军元帅吉尔斯·德·莱斯。传说中他因心上人贞德之死而投靠魔鬼,连续杀害附近的儿童,最终被处以极刑。
  童话题材“蓝胡子”自产生后就广为流传,被多位作家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其中,格林兄弟所编写的代表民间文化和19世纪传统父权社会价值观的《儿童与家庭童话》也曾收录过这个故事。到了20世纪,“蓝胡子”题材更焕发出新的活力。仅在德语文学中,就有柯克西卡(Morder,HoffnungderFrauen1909)、德布林(Ritter Blaubart1911)、巴赫曼(Das Buch Franza1978)、弗里施( Blaubart, Eine Erz?hlung1982)、莫泽巴赫(Blaubart-Dramma giocoso1985)、施特鲁(Blaubarts Schatten1991)、罗尔(Blaubart-HoffnungderFrauen1999)等作家、剧作家先后使用过这个文学素材。
  综观“蓝胡子”题材从古至今的文学流变史,各位作家对其的演绎都不约而同地关涉了两性主题。“蓝胡子”故事已然成为反映社会两性关系的经典题材,它的演变也受到了各时期社会两性观的影响。虽然这些文学作品作为作者的思维产物,具有独立性,但它们与历史、社会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具体的社会背景、时代文化会对同时期或相近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产生影响,决定作品的某些内涵和形式;另一方面,无论作者承认与否,他(她)们的文学作品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或如实、或扭曲、或直接、或间接)反映某种社会现实。这种文学与社会互动的原因,还在于文学创作的主体——作者的思维、观念会受到其同时代精神和所属群体价值观的局限。因此,为了更好的考察20世纪德语文学中不同“蓝胡子”文本对两性主题的演绎情况,本文将所选的作品放在20世纪欧洲社会中三波女性运动的历史语境下,联系各阶段中社会两性境遇、两性观念的特征和差异,着重从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的视角出发,同时辅以互文性理论,重新解读不同时期内的“蓝胡子”文本,以探求20世纪“蓝胡子”故事对两性关系的处理情况和特点。
  在20世纪的欧洲社会,男性危机、女性解放、两性争端几乎贯穿了整个世纪的两性关系发展史,也被烙印在同一时代童话题材“蓝胡子”的文学流变中,成为了20世纪诸多作家的创作素材。一方面,面对社会工业化带来的新情况和女性崛起的压力,20世纪的男性群体普遍遭遇了男性危机,开始分化,传统父权的统治摇摇欲坠;另一方面,针对虽有动摇、但余威尚强的社会父权体制的压迫,20世纪的女性开始为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而奋起斗争。社会的两性观也随着这场两性斗争的不同态势而有所变化。在此背景下,笔者根据三波女性运动起落的大致时间和发展状况,相应地选取了20世纪初第一波女性运动时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由德布林所作的艺术童话《蓝胡子骑士》、20世纪中后期第二波女性运动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出版的巴赫曼的小说片段《法兰莎之书》和弗里施的作品《蓝胡子》,以及20世纪末期第三波女性运动(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由剧作家罗尔所创的后现代风格剧作《蓝胡子——女人们的希望》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四部新“蓝胡子”故事都各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20世纪两性博弈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德布林在《蓝胡子骑士》(1911)中所塑造的两性角色虽然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社会中“女性解放”、“男性危机”的两性境遇,但全文的主题和基调还是深受传统父权制两性观的影响;巴赫曼的《法兰莎之书》(1978)从女性受害者的角度描写了男性暴力问题,反映了二战结束后50年代至60年代中奥地利社会的父权体制对女性的压迫;弗里施的《蓝胡子》(1982)则塑造了一位正经受着身份危机的痛苦男性形象,不仅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尚残存的“男性优越论”思想,还表现了具有解放思想的女性形象;罗尔《蓝胡子——女人们的希望》(1997)中的两性形象和两性关系则与20世纪末德国社会中日渐平等的两性境遇有所呼应。
  借助对20世纪不同时期中各“蓝胡子”文本所表现的两性主题(性别角色、两性关系和两性斗争等)的分析,进而研究童话题材“蓝胡子”在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流变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20世纪不同性别的作家、剧作家对这个题材的演绎特色,以及不同的“蓝胡子”文本与其同时期(或相近时期)中社会两性境遇的互动联系。

著录项

  • 作者

    黄艺;

  •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学科 德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卫茂平;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516.065;
  • 关键词

    德语文学; 童话题材; 两性关系; 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