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铁路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换乘流线设计研究
【6h】

铁路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换乘流线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铁路运输方式的发展,以铁路客运站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我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枢纽不但承担对外交通功能,还承担了城市对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换乘转换功能。我国近年来新建的很多新型铁路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由于规模较大、功能日趋复杂,旅客的换乘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内及对外交通方式的不断发展,旅客对出行要求速度快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流畅性。
  铁路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流线设计将直接影响旅客换乘的走行距离、走行时间等,进而影响旅客的出行质量。部分已建成的铁路客运站在设计时,仅考虑了建筑一般功能,对交通功能的考虑不够充分,未将交通功能与建筑本身功能联系起来,以致枢纽建筑虽规模大,但换乘流线复杂,产生换乘流线过长、交叉等问题,旅客的换乘效率受到制约。
  本文结合铁道部科研项目“铁路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模块化设计及软件系统开发”,研究了以铁路客运站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流线,从流线网络设计、流线个体设计两个主要层面对流线设计和仿真评价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
  本文分析了换乘流线的研究对象,换乘流线的交通特性,提出了流线网络和流线个体的设计原则,分析了流线设计的需求。
  本文从流线网络和流线个体两个主要层面研究了流线设计,重点研究了流线个体的设计步骤,针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流线进行了的设计,介绍了流线重要节点设计和流线信息指导系统的设计。
  重点提出了应用VISSIM软件行人模块及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对流线设计方案进行仿真评价及方案的比选方法。
  最后,以成都东客站为例分析了该枢纽的网络流线设计及铁路-地铁换乘流线的设计,并应用VISSIM软件对该换乘流线进行了仿真,应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对不同流线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得到案例仿真结论。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以铁路客站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与规划提供建筑的交通功能设计参考依据,并为改建已有枢纽的换乘流线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