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航竞争下的我国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研究
【6h】

民航竞争下的我国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规划的不断实施,我国高速铁路网已初具雏形。为应对来自高速铁路的竞争,民航推出了包括成本策略、航线网络优化策略、大客户策略、网上值机策略、价格策略等在内的综合性应对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速铁路如何处理与民航的竞争合作关系?如何改善高速铁路运输产品品质?采取什么样的适合高速铁路特点的竞争策略?以不断提高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铁路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的有效转变,是我国铁路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高速铁路与民航在距离、速度、时间、价格、安全、能耗等方面有明显差别,有着各自的相对比较优势,有着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各自的竞争优势区间。论文运用出行时间模型分析了高速铁路与民航基本的竞争优势区间。总体而言,时速30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在1000公里出行距离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民航在1200公里以上出行距离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影响消费者选择民航或高速铁路的因素较多,论文运用消费者均衡理论论证了高速铁路需要优化出行时间、价格、舒适、安全、便捷等产品指标。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主要通过高速铁路运输产品得以表现,高速铁路运输产品包括核心功能、基本特性和附加价值三个层次,运输产品分析是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优化策略选择的基础。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资源策略、竞合策略、枢纽策略、信息化策略等是优化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民航和高速铁路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由于技术经济特性不同,高速铁路与民航有着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基本的市场优势区间;(2)高速铁路运输产品是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基础,通过改善与运输产品相关联的质量指标,提升运输产品品质,可提升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3)除了传统市场营销策略之外,高速铁路还可采取资源策略、竞合策略、枢纽策略、信息化策略等优化竞争力的特殊策略。(4)我国高速铁路需借鉴国内外经验,对现有管理体制机制做出变革,以更好地适应运输市场竞争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