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建设研究
【6h】

四川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

1.2.2 国外

1.3 研究区域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历史与现状

2.1 相关概念

2.2 阿坝藏族牧区特点

2.2.1 自然环境特点

2.2.2 人口特点

2.2.3 草场特点

2.2.4 畜种结构特点

2.3 从游牧到定居的历史进程

2.3.1 游牧为主阶段

2.3.2 从游牧向定居过渡

2.3.3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与定居的全面普及

2.4 城镇基本情况

2.5 阿坝藏族牧区的城镇化

2.6 城镇化的特点

2.6.1 政策性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程推动了牧民向城镇的迁移

2.6.2 非本地户口的汉族人是城镇化的主力

2.6.3 “候鸟型”的城镇化

第3章 城镇化中的人口迁移和推拉力量

3.1 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四种人口迁移

3.2 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推拉力量

3.2.1 从本地乡村到城镇的迁移

3.2.2 从外地到本地城镇的迁移

3.2.3 从本地城镇到外地的迁移

3.2.4 从本地乡村到外地的迁移

3.3 城镇化的推动与人口迁移组合

3.4 基于人口迁移组合的城镇化政策模型

3.5 迁移面临的困难和阻力

3.5.1 从本地乡村到城镇的迁移:牧民迁移城镇的困难和阻力

3.5.2 从外地到本地城镇的迁移:外地人迁移牧区城镇的困难

3.5.3 从本地乡村到外地的迁移:牧民迁往外地的困难

3.6 小结

第4章 城镇化的困难

4.1 牧民被传统的游牧牦牛畜牧业绑定,难以融入城镇化生活

4.2 基础教育水平较差

4.3 藏区牧民与内地群众语言不通,交流困难

4.4 牧民普遍受教育较少,普遍缺乏畜牧业之外的谋生技能

4.5 山高路远、交通不便

4.6 商品流通不畅、市场不繁荣

4.7 生态环境脆弱、环保压力大

4.8 适合藏族牧区的二三产业薄弱

4.9 城镇基础差、财力不足

第5章 城镇化建设对策

5.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立城的理念,创建生态城

5.2 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建科教城

5.3 吸引外地人前来定居创业,创建宜居城

5.4 发展牧区特色的旅游业,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旅游城

5.5 注重阿坝藏族牧区文化传承,创建草原藏族文化城

5.6 发展牧区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让牧区城名副其实

5.7 普及信息技术、缩小数字鸿沟、创建牧民走向现代化的新窗口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大纲

访谈记录

展开▼

摘要

四川阿坝藏族牧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主要为藏族,具有悠久的游牧史。从游牧到定居、再到城镇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这里经历了与农耕文明背景下完全不同的变迁。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许多独特之处。
   在现代化、城镇化的思想指导下,阿坝藏族牧区的城镇化建设正快速的推进。在以游牧为主要生计方式的藏族牧区,这一进程情况如何,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障力与推力?人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感受和选择是如何的?这些问题关系到城镇化的成败,关系到牧区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关系到牧区的发展与稳定。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了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的生计、感受、评价和愿望。在调研基础上,使用推拉理论对四种影响较大的人口迁移所面临的推拉力量、困难与阻力进行了分析。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进程中,对城镇化有较大影响的人口迁移有四种:一是从本地乡村到城镇的迁移;二是从外地到本地城镇的迁移;三是从本地城镇到外地的迁移;四是从本地乡村到外地的迁移。这四种迁移对当地城镇化的影响有两种效应:一是拉动效应;二是降低效应。四种迁移中,从本地乡村到城镇的迁移、从外地到本地城镇的迁移、从本地乡村到外地的迁移对城镇化有拉动效应,从本地城镇到外地的迁移对城镇化有降低效应。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的困难和阻力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其中传统畜牧业绑定了牧民、基础教育水平差阻碍了牧民和外地人的定居是城镇化的最大困难。发挥人口迁移的推拉力量的作用,面对困难,本文认为应在生态、科教、宜居、旅游、文化、农产品加工、信息技术普及几个方面加强城镇化建设。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背景、研究思路等基本信息。第二章回顾阿坝藏族牧区从游牧到定居岛城镇化的历史过程,梳理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的现状,得到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末期或加速阶段初期的结论。然后在第三章,第四章,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别对人口迁移的推拉力量,城镇化的困难和阻力进行分析。最后在第五章,给出适合阿坝藏族牧区的城镇化建设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