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建构范式
【6h】

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建构范式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章节安排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建构范式

第二节 媒体与企业

第三节 偏差效应理论

小结

第二章 研究框架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样本的选择

小结

第三章 来源国形象建构

第一节 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的来源国标签建构内容和态度

第二节 西方媒体对不同性质中国企业的来源国标签建构差异

第三节 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的来源国标签建构偏差讨论

小结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CSR)形象建构

第一节 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的CSR标签建构内容和态度

第二节 西方媒体对不同性质中国企业的CSR标签建构差异

第三节 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的CSR标签建构偏差讨论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的形象建构分化

第一节 中国石油案例

第二节 华为案例

第三节 不同国别媒体对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建构分化讨论

小结

结论

一、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建构范式

二、研究局限及进一步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构范式指标、赋值及说明

展开▼

摘要

21世纪初开始,中国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资本向海外市场投资,带动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共赢。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后,当地媒体的报道对企业形象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媒体在对中国企业进行报道时,是如何对中国企业形象进行建构的?是不是存在某种范式?这是本文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文提出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建构应该包括企业的先天形象,即来源国形象和后天形象,即企业社会责任形象(CSR形象)。通过选用美国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英国的《泰晤士报》、《卫报》;德国的《世界报》、《南德意志报》6家媒体对中国电信、中国石油、阿里巴巴和华为4家中国企业在2012-2014三年间的等量相关报道作为样本,设定4个来源国标签和5个CSR标签,在每个标签下细分指标,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发现,西方媒体通过来源国形象和企业社会责任(CSR)形象对中国企业国际形象进行建构。来源国形象主要体现在“军事威胁”、“中国共产党”、“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企业(产品)‘走出去’”4项指标上。CSR形象主要体现在“政治可靠性”、“财务规范”、“产品安全”、“产品创新”和“公共关系”上。对国有企业的形象建构中,来源国形象集中在“中国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国际发展理念”,最高态度频率集中在对“中国领导人”的中立态度;CSR形象集中在“财务规范”、“政治可靠性”和“产品创新”,最高态度频率集中在对“财务规范”的负面态度。对民营企业的形象建构中,来源国形象体现在“军事威胁”、“中国企业(产品)‘走出去’”、和“中国共产党”,最高的态度频率集中在对“军事威胁”的负面态度;CSR形象体现在“政治可靠性”、“产品安全”和“产品创新”,最高态度频率集中在“政治可靠性”的负面态度。不管是来源国形象还是CSR形象,媒体报道中都存在偏差。
  本文同时利用案例法分析三国主流媒体对不同性质的中国企业的报道,从中外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发现美、英、德三国由于对华态度政治态度和对华经济关系的不同,其媒体对中国企业的报道也呈现不同态势,分别是美国媒体形成了不确定的双边关系下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构的主导、英国媒体形成了低关注度下的跟随美国媒体主张、德国媒体形成了主流影响下建构不同于美英媒体眼中的中国企业形象。
  最终,本文将数据研究和文本研究的结果综合成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形象建构的总范式和分范式两种,在总范式中将总体建构整合成一张范式结构图,再从媒体国别和企业性质不同的分类中细化成一张分范式表格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