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1949-2011)意识形态建构分析
【6h】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1949-2011)意识形态建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1.2 概念界定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

第2章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内容

2.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涉及的对象

2.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在不同时期的内容

2.2.1 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时期(1949-1976)意识形态建构内容

2.2.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7-2011)意识形态建构内容

2.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发展

2.3.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继承性发展

2.3.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多元化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式

3.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写作分析

3.1.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标题分析

3.1.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开头分析

3.1.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结尾分析

3.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论证分析

3.2.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例证法

3.2.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引证法

3.2.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比较法

3.2.4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喻证法

3.2.5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反证法

3.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话语组织形式分析

3.3.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中对知识的建构

3.3.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中对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的建构

3.3.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中对社会共识和合法性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全球化浪潮使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激烈的冲突和融合中。每一个利益集团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本集团的合法存在并扩大其影响力,意识形态作为精神层面的一个“利器”在当中担任了重要角色。鉴于人民日报是中国建构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之一,本文将对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意识形态建构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究。
   本文通过对1949年-2011年的56篇人民日报国庆社论进行意识形态建构分析,对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和全面的了解。首先对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的内容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所涉及的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及其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将六十多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大致梳理,将发展趋势概括为继承性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其次,对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式进行了归纳,主要从写作分析、论证分析和话语组织形式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从标题分析、开头分析和结尾分析来探讨其写作方式,归纳了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在建构意识形态时运用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运用对知识的建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的建构、社会共识和合法性的建构来完成对意识形态的建构。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一个主要阵地,其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在建构意识形态过程中涉及了五类对象:国家、领导者、民众、友人、敌人。对不同的对象所用称谓不同且不唯一,选用词汇大多褒贬明确、泾渭分明,且称谓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时时期内,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建构意识形态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对意识形态的建构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继承性发展使意识形态有源可循,多元化发展意识形态体系更加丰富,但是继承性不足甚至发生断裂的现象却使意识形态的发展不够稳定。另外,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在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标题、开头和结尾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为了使建构的意识形态更好地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结合建构知识、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社会共识和合法性来组织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