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自上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我国家庭结构变化显著,单亲家庭、失独家庭以及空巢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不断涌现并急剧增多,老年人被赋予了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新特征。作为一个重要而庞大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的养老及健康决定着家庭生存质量、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关系着社会发展大局。国内外许多研究认为,心理健康与否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巨大,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至目前,对改善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选择了该研究课题。
  首先,本文介绍了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时,对空巢老人、老人心理健康等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社会支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相关理论。
  其次,借鉴以往的研究编制了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调查的SCL-90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唐山市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进行问卷抽查和实地访谈,据此对唐山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细致探讨,并通过分析将唐山市空巢老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空巢老人自身“空巢心理”、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政府资源投入不够到位。
  再次,总结了国内外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保障的先进经验,如新加坡注意营造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出台法律为赡养空巢老人提供保障,鼓励多代同堂的家庭模式;德国将养老保险置于主导地位,出台退休延后政策,完善养老保险金的服务体系;上海倡导家庭养老+社会照料的养老模式,鼓励空巢老人“就近养老”,建立完善的空巢老人活动设施和医疗保障体系等。
  最后,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保障经验借鉴,提出了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保障策略,如以政绩考核督促政府重视、以政策优惠吸引社会参与、以多种举措推动社区服务、以道德培育倡导家庭养老、以主观努力减弱心理失衡,通过政府、社会、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健、老有所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