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矿化垃圾对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影响研究
【6h】

矿化垃圾对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土壤的石油污染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矿化垃圾因为其优良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被用于处理土壤的石油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安全地将矿化垃圾应用到石油污染土壤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高等植物毒性试验指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毒性,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填埋龄、不同粒径、不同矿化垃圾施用量条件下利用矿化垃圾控制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影响,揭示在不同污染程度下生态毒性的变化特征;进而利用粉煤灰、稻壳炭、落叶三种改良剂对矿化垃圾进行改良,探究利用改良矿化垃圾进一步降低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影响。本研究表明: (1)适量施投矿化垃圾到石油污染土壤中,可降低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在试验设计水平范围内,选择填埋龄为8 a、粒径为2000 μm~850μm、掺配比50%时的矿化垃圾降低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效果最好。结合实际情况,拟定的利用矿化垃圾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方案为:填埋龄为8 a、粒径为2000 μm~0μm、掺配比50%。矿化垃圾加入到试验设计石油污染水平土壤中(2.5%、5%、7.5%、10%),均可降低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毒性,且对于高浓度污染的土壤,改善生态毒性幅度更大。 (2)利用改良剂粉煤灰、稻壳炭和落叶分别对矿化垃圾进行改良,可进一步降低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通过高等植物毒性试验表明,各改良剂间,用改良效果最好的试验组比较,则改良效果为5%稻壳炭>20%粉煤灰>10%落叶。从改良效果和改良成本两个方面考虑,选择用粉煤灰进行改良最优。改良方案为:矿化垃圾中掺入质量分数为20%的粉煤灰。 (3)石油污染土壤中加入矿化垃圾或改良矿化垃圾后,对根伸长的促进作用均大于对株高的促进作用;对地下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均大于对地上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即地下指标较地上指标更敏感,变化幅度更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