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溶氧水平对大菱鲆生长及消化酶和免疫酶的影响
【6h】

不同溶氧水平对大菱鲆生长及消化酶和免疫酶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1综述

2不同溶氧条件下大菱鲆生长特性试验研究

3不同溶氧水平对大菱鲆消化酶的影响

4不同溶氧水平对大菱鲆免疫酶的影响

5不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及投稿文章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封闭或半封闭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它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切断病害传播、提高养殖产量,被誉为养殖业的一次技术革命。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在国内自1999年突破生产技术以来,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水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当鱼体遭遇环境胁迫时,会产生持续而强烈的应急反应,机体免疫功能会由此受到明显抑制,从而对各类病原的敏感性升高,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溶解氧作为水环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它不仅能够降低氨氮浓度,还有利于提高大菱鲆自身的免疫活力,增强抗病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溶氧环境(过饱和氧水环境12~13mg/L,正常溶氧水环境7±0.5mg/L)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免疫酶的影响以及不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A.不同溶氧水环境对大菱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饱和氧组大菱鲆生长速度、饵料利用率明显高于正常溶氧组(p<0.05)。而在丰满度方面,过饱和氧条件下与正常溶氧条件下的大菱鲆并无显著差异(p>0.05)。 B.不同溶氧水环境对大菱鲆消化酶的影响。试验对大菱鲆胃、前肠、中肠、后肠四部分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饱和氧条件下大菱鲆胃、前肠、中肠、后肠四部分淀粉酶活力、脂肪酶活力相对于正常溶氧环境并无明显提高(p>0.05);而在蛋白酶方面,过氧环境能显著提高胃蛋白酶活力(p<0.05),前肠、中肠蛋白酶活力虽也有所提高,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的水平(p>0.05)。同时,发现在养殖过程中大菱鲆胃、前肠、中肠、后肠四部分的消化酶活力都随其生长发育逐渐增强。 C.不同溶氧水环境对大菱鲆免疫酶的影响。通过对大菱鲆血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的分析发现,生长在饱和氧水环境中的大菱鲆,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溶菌酶(LSZ)活力明显高于正常溶氧条件(p<0.05)。而在碱性磷酸酶(AKP)方面,过饱和氧水环境并没有使其活力得到较大的提高(p>0.05)。此三种免疫性酶活力都随大菱鲆日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强。D.不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通过研究不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急性毒性效应表明,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467.60mg/L(427.34~511.66mg/L)和390.78mg/L(356.12~428.82mg/L),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2.40mg/L(2.16~2.67mg/L)和1.73mg/L(1.51~1.97mg/L);而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81.07mg/L(148.45~220.85mg/L)和130.66mg/L(106.40~160.43mg/L),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82mg/L(1.40~2.38mg/L)和1.14mg/L(0.99~1.26mg/L)。无论在过饱和氧还是在正常溶氧条件下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毒性都远大于亚硝酸盐的毒性,同时高浓度溶解氧的存在使大菱鲆对这两种毒物的耐受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过饱和氧对亚硝酸盐毒性的影响程度高于非离子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