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与控制的现实选择
【6h】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与控制的现实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文献综述

1.1利率决定理论及其发展

1.2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演变历程

1.3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及其发展过程

2.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2.1我国利率体系的演变进程

2.2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2.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3.利率风险的类型及其度量

3.1利率风险的类型

3.1.1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 risk)

3.2.2收益曲线风险(yield curve risk)

3.3.3基差风险(basis risk)

3.3.4选择权风险(optionality risk)

3.2利率风险的度量

3.2.1缺口分析法

3.2.2久期模型

3.2.3模拟技术和VaR(Value at Risk,风险价值或在险价值)

4.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

4.1利率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

4.2我国基准利率曲线的构建

4.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的方案选择

4.3.1利率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

5.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建议

5.1资金筹集角度

5.2资金运用角度

5.3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对冲效应及中间业务的开拓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变动更为频繁,利率风险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实行利率管制政策,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经验,缺乏利率定价机制、利率风险计量与监控系统。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环境改变带来的风险,如何识别、度量和管理利率风险成为当前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利率风险度量系统。 利率风险的度量模型有很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久期模型以及目前西方发达商业银行所广泛采用的模拟技术和’VaR模型。不同的利率风险度量技术,其具体应用时的复杂程度,所投入的成本以及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都是不同的。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将试图通过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技术系统研究,寻找最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度量方法。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概述了利率决定理论的发展,从配第的利息理论,到斯密的利润与利息的关系、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再到利率决定的一般半均衡分析,即IS-LM模型。本章还回顾了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演变历程。由于1929-1933的经济危机,促使美国颁布了银行法,实行管制利率。然而,在20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通货膨胀,致使利率不断上升,美国政府不得不修改《Q条例》。在这一时期有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使得商业银行开始重视控制利率风险。 第二章阐述了我国利率体系得演变,自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章还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如期限结构错配、利差空间缩窄及隐含期权风险。同时本章也谈到在利率风险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各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一套针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科学、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在管理技术上,各商业银行有关利率风险的数据收集和信息化处理程度很低;在管理法规上,主要实行侧重于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而没有考虑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相衔接,使得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第三章详细介绍各种利率风险。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利率风险就是利率波动对银行财务状况的负面影响。利率风险的形式包括利率波动引起银行赢利能力变化,以及利率波动引起银行经济价值变化。利率风险按照其来源可划分为重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差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同时,本章还详细阐述了各种利率风险度量的方法。详尽地介绍了缺口分析法、久期模型、模拟技术和VaR,并且详细地分析每个模型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 第四章介绍利率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利率风险测度、利率风险监督与利率风险控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方法和久期缺口分析方法目前在我国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本章通过样条函数法构造出了我国基准利率曲线,运用Fisher-Weil久期模型,并结合所构造出基准利率曲线对商业银行利率度量进行实证分析。 第五章从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角度给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建议。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如利率掉期、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利率期货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也是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文的系统阐述,可以看出作为度量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之一的久期模型在我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久期模型已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在利率风险管理和统一监管方面最可靠的标准之一,它既能相对于利率敏感性缺口等传统的利率风险计量方法更加准确地测度出银行资产和负债所承担韵利率风险,其可加性又使它非常有利于复杂的组合管理,其应用所需的条件又相对低于更为复杂的VaR法。因此,从发展方向上看,我国银行体系引入持续期管理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但是,久期模型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我国不利的现实条件,久期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中的普遍应用还需要其它政策措施的配合,如利率市场化、国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等。 本文全面分析和论述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技术的相关常用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比较,寻找出了现阶段最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计量技术——久期模型。并结合该模型,用我国国债市场以及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具备说服力。最后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久期技术的应用前景,并且与目前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