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6h】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选题背景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选题的目的

1.2.2选题的意义

1.3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结构

1.4尝试与创新

2.城乡一体化与人力资源配置

2.1城乡一体化

2.1.1城乡一体化概念辨析

2.1.2城乡一体化内容和特征

2.1.3城乡一体化意义

2.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配置

2.2.1人力资源定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2.2.2人力资源配置含义及相关理论

2.3城乡一体化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间递进的关系

2.3.1城乡一体化重要环节是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

2.3.2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最高效的环节是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

3.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

3.1城乡人力资源现状

3.1.1城乡人力资源状况

3.1.2需要面对的突出问题

3.2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目标

3.2.1社会的角度

3.2.2个人的角度

3.3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及其选择

3.3.1不同社会规则下的资源配置模式

3.3.2配置模式选择

3.4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内容

3.5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

4.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因数分析

4.1产业结构

4.1.1人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理论分析

4.1.2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4.1.3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相关分析

4.2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

4.3社会观念

4.4制度因素

5.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途径与对策

5.1提供系统的就业服务

5.1.1加强从业培训

5.1.2人力资源供求发布、预测信息系统

5.1.3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劳保服务

5.2增加城乡就业岗位

5.3促进城乡人力资源交流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严重,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城乡居民投入差距、城乡教育、城乡医疗、城乡消费、城乡就业、城乡政府公共投入差距等。如果这种差距继续发展下去,将制约我国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刻不容缓。 同时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上升,是当前中国失业问题面临的突出矛盾。第二,下岗人数增长,是近年来出现的中国特色的严重失业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呈负相关。可是,中国近年来却出现了经济和失业双增的特色现象。第三,城镇新生代隐性失业凸现。是当前中国失业面临的新问题。近年来,我国城镇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大学生不能升学或就业的未就业青年逐年增加,从“九五”计划末开始,一部分大学生也开始成为失业人员的组成部分,高校扩招后,更多的毕业生的供给又使这种局面更为严峻。 面对这两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配置显得十分重要。城乡一体化化的实质是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资源的配置利用问题。资源经济学理论揭示:经济资源按其自身的属性可分为四大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以及信息资源,四大类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核心。当前资本、信息、自然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资源中的核心-人力资源的配置效能低下,这种低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影响了其他资源的利用。我国最大的资源优势是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利用的最快、最省的方式是如何最好的配置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是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是城乡一体化化的任务之一,并且是对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城乡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缓解当前城乡矛盾乃至社会矛盾的有力措施。因此,如何实现城乡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质量的关键要素。本文试图通过我国目前城乡人力资源各自的状况,分析现有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因素,提出符合当前城乡特点,符合城乡一体化目标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指导思想,实现提高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本论文分为五部分阐述。 第一章导论部分阐述选题的背景,本论文要达到的目的,本文的现实意义。然后交代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研究方法。最后阐述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对研究的范围、研究对象进行界定。首先对城乡一体化已有的研究观点进行综述,然后概括归纳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内容、达到对研究思路进行系统的回顾,确定研究边界的作用。其次,对研究对象的外延-人力资源进行概念辨析,然后对研究对象的核心-人力资源配置的定义,相关理论做出综述,确定研究对象。最后,分析城乡一体化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间递进的关系,分析三者间的切合点表述论题提出的过程。 第三章探讨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本章分为六小节介绍,第一节分析城乡人力资源的现状,包括城乡就业特征和供需状况,直观的描述了我国城乡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城乡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重点问题,其中对大学生的就业深人进行实证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们今后几年将要面对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突出显现对这部分人群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紧迫性。接着,第二节分别从社会和个人角度对人力资源城乡一体化配置提出要实现的目标进行阐述。随后三个小节探讨实现一体化的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目标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所有可能配置模式,各种配置模式所需要的条件,模式比较、选择。重点对统筹配置的缺点和市场配置的优点进行分析,提出以市场配置为主统筹配置为辅,政府统筹,创造条件实现市场配置的观点。最后分析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配置内容,配置途径。 第四章分析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制约因数,本章从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状况、社会观念、制度因数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人力资源的城乡一体化配置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确定各产业间的就业(既人力资源配置)的相互替代和互补效应。其后重点对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与第三产业比重的回归分析,得出要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结论。劳动力市场状况也是制约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因数之一,文中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在分析社会观念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时,应用社会心哏学的理论分析技工短缺的社会心里的形成过程,得到技工短缺是社会刻板映像的结论。为后续对策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分析制度对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时,分别分析了,城乡就业,户籍,社保,教育制度的城乡差异,为城乡人力资源配置对策的提出做好铺垫。 第五章提出建议和设想。首先需要提供系统的就业服务如:提供完善的就业培训,建立就业需求发布预测系统,建立农村劳动力劳动保障服务等。其次从多种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岗位是人力资源配置得以实行的基础。建议有减税,鼓励创业,引导、调整产业发展尤其是发展第三产业等。最后,探索城乡人力资源的流动机制。其中包括城乡政府工作人员轮岗制,促进发展有助于城乡人力资源实现交流的技术等。 本文的重要贡献及创新:首先,把城乡一体化化与人力资源配置相结合,分析两者的联系,提出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论题。其次,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制约因数,利用数理统计、计量分析创新地分析了各产业发展对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为配置城乡人力资源的对策提供依据。再其次,应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社会心理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最后探索城市人力资源的农村配置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