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的法定解除权
【6h】

论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的法定解除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0.前言

0.1论题研究价值

0.2当前的研究状况及评价

0.3本文的逻辑思路

0.4本文的研究方法

0.5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成立要件

1.1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概念

1.2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性质

1.2.1解除权与终止权

1.2.2解除权与撤销权

2.人身保险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消灭与效力

2.1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行使的原因一般分析

2.2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行使条件的逐个分析

2.2.1 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

2.2.2被保险人 受益人谎称出险

2.2.3投保人 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2.2.4违反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

2.2.5不交纳保险费或迟延交纳保险费

2.2.6投保人申报年龄不实

2.3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行使的行使方式

2.3.1行使主体

2.3.2行使的相对人

2.4人身保险合同保险法定解除权的消灭

2.4.1解除权是一般民事权利的消灭原因

2.4.2解除权作为形成权而存在的特殊的消灭原因

2.5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溯及力

3.我国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制度安排

3.1我国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现状

3.2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有关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人身保险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8世纪巴比伦的士兵出外打仗,兵凶战危,大家都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所以出征前,每人都放下一些金钱,组成一个基金,那些不幸战死沙场的士兵的家属便可在这个赔偿基金中得到保障。时至今日,伴随人们自我保障意识的增强,人身保险逐渐普及,在经济发达国家,人身保险产品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消费品。1987年世界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在总量上第一次超过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这种超出状态一直保持至今。随着人身保险业的发展,人身保险制度也日趋完善,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制度保障,堪称社会良性运行的润滑剂。 人身保险制度是通过投保人和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运转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确定都依赖于人身保险合同,如果将人身保险制度比作一艘船,那么人身保险合同制度就是这艘船的发动机。因此人身保险合同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人身保险制度的宗旨能否实现。在我国,由于过去保险主体单一,保险业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因此,合同的理念在保险行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关保险合同的理论研究也很少涉及。《保险法》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95年匆匆出台,其中以保险契约法为核心的保险私法方面的规定存在很多缺陷,具体到人身保险合同的有关规定则更显得粗糙,最经2002年修改,不足之处仍然很多。随着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大量出现,立法的缺陷显得更加突出,裁判者常常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本文选取了人身保险合同中与当事各方利益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运用民法、合同法、保险法的基本理论采用比较法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在人身保险立法方面的缺陷,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通过立法的改进,完善我国的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制度,为人身保险制度的良性运行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本文除前言外,分为三章:第一章对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一般分析。从分析和研究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概念入手,讨论了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性质和特征,指出产生的条件法定和效力法定足保险人解除权的两大特征,着重分析了解除权与终止权、撤销权的区别。 第二章对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对保险人法定解除权进行的适用情形进行了讨论。其次,探讨了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问题。解除权行使的主体有保险人代理人、保险人的权利继受人和破产管理人。解除权的行使对象有投保人及其继承人。而后对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法律效果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人身保险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无溯及力,但于人身保险合同作为最大诚信合同,又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所以,人身保险合同解除的效力又必须考虑投保人的主观诚信程度,结合人身保险合同和财产保险合同的不同性质,适当作出一些灵活性的特殊规定。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人的法定解除权由于法定期间的经过和经催告而未行使而消灭。另外还因为特定事实的出现,如弃权、禁止反言、不可抗辩等阻却事由的出现,使保险人丧失解除权。 第三章对我国保险人法定解除权制度的完善的思考。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指出设立保险人解除权制度的理性定位:应该充分考虑保障作为弱者的一方的投保人的利益,树立投保人利益至上的观念。其次,针对我国保险法中保险人法定解除权制度在立法结构上的零乱和内容上的不完整。笔者认为对我国保险法应从一般原则和具体规定两个方面来完善:在一般原则中应当对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的立法原则、效力、行使方式、和限制事由等内容进行规定;在具体规则中应该明确规定解除权行使条件的构成要件。最后,通过理论的总结分析提出制度设计上的完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