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危机爆发前经济条件的数量分析——以经济周期为视角
【6h】

金融危机爆发前经济条件的数量分析——以经济周期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1.3本文的主要内容

2.相关文献综述

2.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与经济周期的理论

2.1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危机与经济周期的理论

2.3经济周期对金融危机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2.4国内学者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2.5研究现状的评价

3.金融危机与经济周期关系的实证研究

3.1经济周期的定义与类型

3.1.1经济周期的定义

3.1.2经济周期的类型

3.2样本国家经济周期及其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统计分析

3.2.1样本国家的选择

3.2.2指标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3.2.3经济周期趋势分解方法

3.2.4统计结果与分析

3.2.5东亚五国的经济周期

4.经济周期背景下爆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分析

4.1宏观经济变量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4.1.1宏观经济指标的选取

4.1.2数据的来源

4.2经济周期背景下影响金融危机爆发的因素分析

4.2.1模型介绍

4.2.2实证分析

4.2.3实证结果的经济学解释

4.3亚洲金融危机的剖析

4.4小结

5.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5.1学者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

5.2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及金融危机在中国发生的可能性

5.3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冲击

5.3.1出口冲击

5.3.2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

5.4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Logit模型拟合的中间结果

后 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金融危机是一个古老而时髦的话题。从1825年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到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人们关于金融危机的争论、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金融危机如影随形,始终困扰着人们,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纵观世界金融发展的历史长卷,走向市场经济的国家几乎不可避免的发生过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频繁的爆发,给危机爆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造成了严重危害,也极大地冲击了世界金融和经济体系。金融风险的防范和金融安全的维护作为世界性经济难题,受到各国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金融企业和经济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自1970年代,克鲁格曼提出的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模型开始,对金融危机、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等问题的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各种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均力图寻找金融系统出现不安全的根源,并想依此对未来可能的金融危机进行预警。但是这些模型大多都为短期预警模型,而且实际预警效果也不甚理想。即使能够效果良好的预警到危机的出现,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经济金融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而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尽量减少危机爆发带来的损失。金融安全隐患是在长期的经济运行中集聚的,而经济体长期运行的状态表征就体现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所以,研究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分析经济周期运行特征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思考金融安全长期预警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金融安全状态与经济运行的状况具有何种联系?经济的运行具有周期性,金融安全的状态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的表现是否同样具有某种规律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需要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金融危机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爆发的规律。 东亚金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危机前东亚各国经济经维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快速而持续的发展,形势十分良好,然而经济体却突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不仅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危机前大好的经济形势只是一种假象吗?还是良好的经济形势已经孕育了金融危机?进而,为什么在经济周期的运动中,经济会产生并且积累危机的能量呢?因此金融危机在经济周期的运行中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 中国是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内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使得世界为之瞩目,堪称“中国的奇迹”,在某些方面与东亚危机的发生国存在相似之处。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没有受到直接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存在金融风险。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地积聚。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本文将结合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的特点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试探性地对中国未来可能会在何时爆发金融危机进行初步判断。 本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样本分析和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金融危机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爆发的规律,并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视角,揭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经济背景及其意义,明确了论文主要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文章的结构安排与主要观点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是相关文献的综述,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在仔细研究相关文献后,本文认为现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中,国外学者认为经济周期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是过度负债,以及负债所引起的金融脆弱性。然而随着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形式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经济周期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是否发生了改变这个问题近期还没有看到相关文献。第二,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定性分析研究多,定量分析研究少。国外学者的研究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都是基于对经济周期中爆发金融危机的原理和机制进行的理论分析,而对危机前经济条件的数量分析较少。而国内学者在定量分析上几乎是空缺的。第三,国外学者中近期的研究成果较少,历史上的研究成果较多。他们的研究都局限在20世纪初以前的时期内,而当时各国还没有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思想,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干预经济的力度都非常有限,此外,由于资料的限制以及各国的经济环境情况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其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未必适用于当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第三章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关系的实证研究。首先对经济周期的概念、经济周期的类型以及经济周期的测度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实证中选取的危机样本国家和衡量经济周期的指标进行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样本国家的经济周期进行分析,以找出金融危机爆发与经济周期的关系。通过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不是每次经济的周期变动都发生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确实是紧密相连的。样本中22个危机发生国共经历了38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共发生了27次规模较大的金融危机,其中在经济周期的波峰时期爆发危机的有20次,平均每两个经济周期的波峰就会产生一次规模庞大的金融危机。而且在27个金融危机的样本单位中,有20次危机是在经济周期的波峰期爆发,占总共危机次数的74%,这足以说明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经济周期的波峰期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经济周期波动程度加剧的时候尤其如此。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影响危机发生的经济指标进行了选取,并对研究的模型进行了说明。通过实证找出在经济周期运行过程中影响金融安全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东亚金融危机中各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实证分析,发现影响金融危机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爆发的主要因素是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贸易占GDP的比重和人均GDP增长率。在经济的复苏时期,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得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也助长了经济中的投机行为。一旦经济增长达到波峰时期,经济增长开始放缓,需求下降,信贷规模便开始萎缩。信贷的萎缩使得投机失去了资金的来源,资产价格出现下降的趋势。一旦一个大的投机者破产便会引起恶性的链式反应,破产和恐慌会造成更多的破产和恐慌,从而引起危机的爆发。贸易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该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该国受到国外贸易冲击的可能性越大,经济增长受到国外冲击而下降的可能性也就增高,往往会成为危机发生的起因。 第五章试探性地对中国未来可能会在何时爆发金融危机进行初步判断。首先通过对学者们关于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并结合现实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的表现形态,找出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本文认为中国确实存在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大概每十年中国就会经历一次经济的波谷期,这次波谷期我们预计会在2009年形成,而下次经济的波谷应该在2020年左右,更远的将来会在2030年左右形成波谷;其次,虽然我们预计2020年左右中国经济会出现波谷期,但根据学者们对经济的长期趋势的判断,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仍然较小,但是在更长远的2030年,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了制度的转轨期,制度转换带来的效率的提高已经耗尽,而这又恰好符合50年左右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特征,因此,本文认为那时将是经济问题出现的高峰,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最后分析了中国经济在长期所面临的挑战,为本文对中国爆发危机的判断加以佐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