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研究——基于股权控制力耗散视角
【6h】

大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研究——基于股权控制力耗散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 论

1.1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1.1.1研究对象

1.1.2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1.2.1研究方法

1.2.2主要内容

1.2.3研究框架

1.3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3.1 研究可能的创新

1.3.2 研究的不足

2.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企业产权理论

2.1.1 产权基本理论

2.1.2 产权与企业

2.1.3 中国企业产权理论

2.2 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理论

2.2.1 产权的委托—代理理论

2.2.2 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理论

2.3 股权控制力耗散理论

2.3.1 耗散论与股权控制力概念

2.3.2 影响股权控制力的因素

2.3.3不同股权的控制力分析

2.3.4 股权控制力耗散的节点差异

2.3.5 结论

3.中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实践

3.1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背景

3.1.1 大型国企的基本情况

3.1.2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原因

3.2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进程

3.2.1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历程

3.2.2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现状

3.2.3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4.中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化改革的目标

4.1 股权控制力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4.1.1 股权控制力与股权结构

4.1.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4.1.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定量研究

4.2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目标

4.2.1 确定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目标的原则

4.2.2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总体目标

4.2.3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

4.2.4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分类目标

5.中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方式

5.1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总体方式

5.1.1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方式的含义

5.1.2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方式的主要类型

5.1.3 各种产权多元化方式评析

5.2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分类方式

5.2.1 改制上市

5.2.2 引进战略投资者

5.2.3 相互持股

5.2.4 股权激励

5.2.5 管理层持股与MBO

6.中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重点

6.1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重点的动态分析

6.1.1 国资管理新体制建立以前,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重点

6.1.2 国资管理新体制建立以后,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重点

6.2 今后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重点

6.2.1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宏观重点

6.2.2 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微观重点

6.3 大型国企集团公司的产权多元化改革

6.3.1 大型国企集团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意义

6.3.2 大型国企集团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内容

7. 中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化改革的措施

7.1 转变观念,努力消除认识误区

7.1.1关于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认识误区

7.1.2 转变观念,消除认识误区,推进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7.2 深化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7.2.1 国资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

7.2.2 中国国资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与大型国企产权改革

7.2.3 消除国资管理部门的角色冲突,推进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7.2.4 正确处理国资管理部门与其它有关部门的关系

7.3 鼓励非国(公)有经济参与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7.3.1 加快发展和鼓励非国(公)有经济参与大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意义

7.3.2 非国(公)有经济参与大型国企产权改革的制约因素

7.3.3 加快发展和鼓励非国(公)有经济参与大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措施

7.4 其它配套措施

7.4.1 完善有关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规范操作程序

7.4.2 消除大型国企的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

7.4.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筹措改制成本

7.4.4 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 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