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影响
【6h】

我国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财政风险与土地财政理论

2.1 财政风险的主体理论

2.1.1 财政风险的债务主体理论

2.1.2 财政风险的双主体理论

2.2 财政风险的不确定理论

2.2.1 公共资源不确定说

2.2.2 支出责任与义务不确定说

2.2.3 两者均不确定说

2.3 财政风险的度量

2.3.1 以公共资源衡量的财政风险指标

2.3.2 以支出责任与义务衡量的财政风险指标

2.4 土地财政理论

2.4.1 土地财政的风险理论

2.4.2 土地财政的结构理论

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状况及产生原因

3.1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状况分析

3.1.1 以财政风险矩阵分析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状况

3.1.2 以财政风险指标分析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状况

3.2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产生原因

3.2.1 现行财政体制中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

3.2.2 现行土地制度中土地收益分配的不合理

4. 土地财政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分析

4.1 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4.1.1 土地资产收益

4.1.2 土地税收收入

4.1.3 行政性收费收入

4.1.4 其他隐性收入

4.2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中存在的问题

4.2.1 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高比重

4.2.2 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4.2.3 房地产税费中费重税轻的现象

4.2.4 房地产税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4.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与房地产业的关系分析

4.3.1 房地产业产生公共资源的不确定性

4.3.2 房地产业产生支出责任与义务的不确定性

4.3.3 公共资源与支出责任义务的不对称性

4.3.4 房地产价格与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费的比重分析

4.3.5 房地产价格与地方财政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4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

4.4.1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情况分析

4.4.2 我国"耕地红线"和《物权法》对土地的相关规定

5. 降低土地财政对地方财政风险影响的建议

5.1 改革地方政府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5.1.1 建立合理划分财权和事权的财税体制

5.1.2 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5.1.3 发行地方公债

5.2 改革土地出让制度的政策建议

5.2.1 改革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5.2.2 建立地方财政稳定基金

5.3 建立房地产物业税体系的政策建议

5.3.1 房地产物业税的国际借鉴

5.3.2 我国当前房地产物业税"空转"情况的启示

5.3.3 建立房地产物业税的征收模式

6. 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