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研究
【6h】

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0.绪论

0.1研究背景与意义

0.2相关文献综述

0.3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0.4研究的方法

0.5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1.本研究相关理论

1.1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培育

1.2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相关概述

1.3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应坚持的指导原则

2.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分析

2.1对成都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研

2.2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3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途径

3.1探索微传播环境下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创新途径

3.2加强微传播环境下社会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监管与引导

3.3加强微传播环境下个人媒介素养能力的修养和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 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研究访谈题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新闻、微小说、微课、网络直播等一系列以“微”冠名的平台陆续出现,并在短期内就得到了大批民众的接受和推崇。人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改变,微传播成为了当前人们接收与传播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尤其是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和青睐。由于微传播所独有的特点,导致在微传播环境下信息量日益泛滥,人们面对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难以辨别真伪,进而致使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日常行为受到负面信息的误导,最终迷失自我而无法自拔。因此,媒介素养培育工作在当前微传播的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微传播为视角,研究在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呈现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进而面对这些挑战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育途径。其调研数据客观真实,可以为今后媒介素养培育工作提供大量参考。同时,本研究也能为在微传播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补充,有利于大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不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摆脱对微媒介的依赖,真正利用微媒介来为自身与社会服务。
  本研究选择了成都市八所层次不同的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研样本,进行了实证调研,旨在反映出在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怎样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媒介素养培育的途径。在对调研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后发现,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对微媒介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大学生对微媒介的接触和使用严重娱乐化;大学生的价值观正日益被海量的负面信息所侵蚀,甚至出现了道德危机。
  造成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原因既包括来自高校和社会这两大客观因素,又包括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首先,从高校层面来看,微传播环境下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相对滞后;其次,从社会层面看,微传播环境下信息泛滥的社会环境对增加了媒介素养培育的难度;最后,从大学生自身层面来看,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面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需要从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这三个主体层面出发,依靠微传播的力量,探索一条联动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共同致力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首先,探索微传播环境下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创新途径;其次,加强微传播环境下社会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监管与引导;最后,加强微传播环境下个人媒介素养能力的修养和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