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反避税研究——以A公司为例
【6h】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反避税研究——以A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创新与不足

2转让定价理论分析

2.1关联企业的内涵

2.2转让定价的内涵和作用原理

2.3转让定价的动因分析

2.4转让定价的调整原则和方法

2.5预约定价协议

3A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案例描述及评析

3.1 A公司概况

3.2 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的认定

3.3关联交易的实质分析

3.4转让定价反避税处理

3.5对A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案例的评析

4A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案例的启示与建议

4.1 目前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领域存在的问题

4.2 关于完善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迅猛,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跨国企业通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资本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优化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然而,跨国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了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逐渐暴露出一些以不合理手段规避税收的现象,转让定价无疑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方式。转让定价是指关联企业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关联交易转移让渡财产、权利、利益等的对价,将利润在企业集团内部进行转移再分配,由此取得税收上的经济利益、达成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经济目标。但转让定价会对主权国家的税基造成侵蚀,扰乱市场秩序,破坏税收公平,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关注转让定价反避税问题已成为税收领域的重点。特别是BEPS行动计划对各个国家修订完善现有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并强调转让定价反避税调整的核心是使企业的利润水平与其相应的收入规模、发展情况、以及承担的职能风险水平相匹配,为更好地促进BEPS项目在我国的落实,研究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从转让定价理论入手,对涉及到的相关基本概念、形成动因、作用原理、调整方法、预约定价协议制度进行了详细完整的阐述。
  主体部分以 A公司的转让定价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在对其进行转让定价反避税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前期约谈沟通、执法程序上存在缺陷;调整过程中方法的选择有优化可能性,采用交易净利润法或许效果更佳;而在事后监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通过对个案的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转让定价反避税领域存在很大问题。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缺乏法律支撑,现行法规中对关联企业的认定标准、转让定价调整方法的使用规则、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界定等方面存在缺陷,对违法企业的惩戒力度也不够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数据资料的真实性难以查证,各部门合作力度不强造成数据库资源较为匮乏,税务部门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给转让定价调整工作增加了负担。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该完善税收管理法,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完善预约定价协议制度,给纳税人灌输事前管理的思想;完善转让定价法规,为执法提供更确切的依据;进一步推广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扩充数据库资源;加强与其他机构部门间的合作以及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