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案例研究
【6h】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1.4文章的逻辑和结构

1.5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投贷联动概述

2.1投贷联动含义及模式评述

2.2投贷联动的重大意义

2.3投贷联动在国外现状

2.4投贷联动在国内的可行性分析

3.投贷联动案例分析

3.1硅谷银行模式分析

3.2硅谷银行案例分析——以M公司为例

4.案例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启示

4.1模式的选择

4.2事前风险管控

4.3事中风险管控

4.4事后风险管控及关系维护

5.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的困难及政策建议

5.1开展投贷联动存在的困难

5.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要使经济健康、高效地发展,就必须支持具有创新性的企业的发展,但我国商业银行又要坚持稳健经营,创新性企业大多是初创企业、中小企业,不确定性偏大,因此这些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而投贷联动的业务模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可行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办法。
  文章的核心内容是硅谷银行这个案例,针对选择国外硅谷银行案例,而未选择国内案例进行研究,有如下说明: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正式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始于2015年,完成运作周期的案例还没有,具体数据也搜集不到,因为投贷联动不是一个短期的业务,前两年推行的大部分项目,结果如何无从得知,因此挖掘国内案例不一定能得到太多的启示;
  其次,选择硅谷银行这个案例,是因为硅谷银行的这种“投贷联动”模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行,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提供足够的启示和借鉴之处,即使是在不同的金融环境和市场环境中,本文也通过改进硅谷银行的模式,为我国商业银行挖掘了可行的办法。
  最后,本文的背景是建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上,目的是试图通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为我国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难提供可行办法。而硅谷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为中小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深入挖掘硅谷银行案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贷联动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便是本文选择硅谷银行这个国外案例进行研究的原因,做出如上解释以期避免读者误解。
  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解释了该文的架构方面的问题,包括选题意义和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行文逻辑、创新及不足。本文的背景是建立在国务院出台关于投贷联动的相关文件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号召之上,旨在解决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难的这一问题。这一部分也指明了这篇文章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接下来做了详细的文献综述,指出了国内外关于银行从事投贷联动业务的相关理论研究,大多数学术观点都支持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并给出了不同的简单设想。绪论部分还包括了本文的结构和逻辑、创新和不足,这是整篇文章的基础。
  第二部分为投贷联动的概述。该部分首先给“投贷联动”下了全新定义,即投贷联动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债权与股权相结合的投资方式,与外部投资公司或内部投资子公司合作,将风险和收益重新匹配的一种投资模式,这一定义强调了投贷联动的精髓,即“股债结合”、使风险和收益匹配,因为风险和收益同向变化是金融学不变的真理,从这个角度来解释投贷联动更便于理解本文的结构框架。其次,本文分别站在企业、政府(市场)、银行三个角度阐释了投贷联动的重大意义,一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促进经济转型,三是银行改革的一大方向。这三个方面基本代表了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证明了投贷联动的重要性。之后,是该部分的第三小节,文章做了类似文献综述的工作,不同的是,文献综述是理论总结,这里做的是实践总结。第三小节总结了国外开展投贷联动的三种不同模式,并在之后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点评了各模式,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在该部分的最后一节,整理了目前我国的政策导向、科创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银行的优劣势分析,又再次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投贷联动的可行性,不同的是,之前是站在各自角度提出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必要性,最后一节从三个主体整体出发,对这一涉及多方的业务进行综合阐述。
  第三部分开始了文章的案例分析,以硅谷银行为例,深入剖析了其在对中小科创企业投资时如何控制风险、如何提高收益、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第一节是硅谷银行本身的案例分析,不涉及其客户。本部分首先简要介绍硅谷银行的组织架构,硅谷银行和硅谷资本是硅谷银行金融集团下主要子公司,金融集团对中小科创企业的支持主要就是通过硅谷银行和硅谷资本开展“投”和“贷”的联动业务;紧接着是硅谷银行的运营模式介绍,从贷款对象、贷款利率、合作模式解释了其与国内商业银行的不同之处;然后介绍了硅谷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客户是创投机构和科创企业,资金也来源于此;最后是硅谷银行的风险控制,这是它长期盈利的保障,硅谷银行通过借助创投机构控制风险,采取“跟贷”模式,类似于搭便车行为;专注于熟悉的领域,这是其非常独特的地方,因为“术业有专攻”,把熟悉的领域做好就能保证盈利;硅谷银行还会通过调整贷款利率、期限、规模来控制风险,并要求企业提供无形资产的抵押品和优先求偿权;最后,就是投贷联动的特色一环,即“以投补贷”,用股权的高收益来弥补债权投资的高风险,最终在硅谷银行集团内部实现盈利。
  第二节将分析转移到了硅谷银行与M公司的具体业务上,通过对这一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硅谷银行如何去处理与中小科创企业的投融资关系。例如M公司是一家网络安全公司,硅谷银行在评估的时候,既要考虑该公司自身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即“打铁还需自身硬”,又要考虑这种核心竞争力或核心技术能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具不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多维度的考察,硅谷银行发现ACOS产品是行业领先水平,而通过分析前后一段时期的法律政策,又发现M公司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因此才决定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确定要投资后,才有后续的条款设计、综合服务等,可以看出,硅谷银行能在金融危机时保持盈利是有依据的。
  文章的第四部分通过归纳总结,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挖掘到了应该从硅谷银行这个案例上得到的启示。从最初模式的选择,到事前风险控制,又到事中风险控制,再到最后的事后风险控制及关系维护,体现了整个流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我国商业银行如果能在每个环节减少风险、增大收益,就算理解到了投贷联动业务的精髓所在。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尾,为什么投贷联动能在美国的硅谷银行发展的如此之好,而在中国连起步都还未完成?这是因为两国的土壤不同,我国实施投贷联动还面临很多困难,有政策方面的,也有银行自身方面的,如果能把其中一些主要的困难和障碍清除掉,也许我国商业银行能更加轻松地面对中小科创企业,开展投贷联动。该部分挑明了遇到的困难,也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政府能够为投贷联动减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