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分行业研究
【6h】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分行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研究结构

2.文献综述

2.1汇率传递效应的界定

2.2汇率传递效应的存在性(不完全性)和时滞性

2.3汇率传递效应的异质性

2.4汇率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

2.5文献评述

3.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

3.1理论模型

3.2实证模型和实证方法

3.3研究问题的讨论

4.行业选择和数据处理

4.1行业选择

4.2变量定义及数据处理

5.实证结果及分析

5.1协整检验

5.2总体实证分析

5.3分行业实证分析

6.结论和建议

6.1结论

6.2政策建议

6.3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汇率传递效应指的是当一国汇率发生变化时,进出口价格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汇率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重要经济变量,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出口价格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情况,进而影响国民经济。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已成为近几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在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在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出口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为题,探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的各个特征。汇率传递效应这个概念最早是由Kreinin(1977)提出来的,本文研究的汇率传递效应特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以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汇率传递系数(弹性)特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1%,导致以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汇率传递效应的行业异质性是指汇率传递系数因行业不同存在差异;非对称性是指汇率升值和贬值时的汇率传递系数不一致。
  基于一价定理,学者们认为汇率变动对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完全传递,不影响以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但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汇率对本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普遍存在,且具有时滞性、行业异质性和非对称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说明了汇率传递效应的存在性、时滞性、行业异质性和非对称性的原因,然后对这四个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依市定价”的理论模型,本文构建了误差修正模型,使用2005年1月至2016年9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我国国家和行业层面的汇率传递效应是否存在;然后,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汇率传递效应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本文还分别测算了平均汇率传递系数和各行业的汇率传递系数,并结合各行业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考虑到汇率传递具有时滞性,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本文还考察了汇率传递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图分析了汇率传递效应的动态变化;最后,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汇率对出口价格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人民币升值、贬值趋势不同导致的汇率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
  本文一共分为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我们在这章介绍了研究我国汇率传递效应的背景和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贡献和不足。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本章梳理和总结了汇率传递效应的存在性、时滞性、异质性、非对称性这几方面的文献,为下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为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我们在这章构建了汇率传递的理论模型,发现以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主要受汇率、国内出口企业边际成本和国外竞争企业边际成本的影响,我们据此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基于边限检验法研究汇率传递效应的四个特点。
  第四部分为行业选择和数据处理,我们选择了海关编码协调制度分类标准(HS)下的12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出口贸易价格指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加权的国外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代表变量,收集和整理了这些变量的总体数据和行业数据。
  第五部分为实证结果及分析,基于误差修正模型,我们通过边限检验、Wald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加入虚拟变量等方法,得到了关于汇率传递效应的存在性、行业异质性、时滞性、非对称性方面的研究结果。
  第六部分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汇率传递效应的存在性,本文发现总体和大部分行业存在汇率传递效应,这些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行业、化工产品行业、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行业、矿物材料行业、贱金属及其制品行业、机电行业,运输设备行业、精密仪器及设备行业、塑料橡胶及其制品行业、贵金属及其制品行业。我国的平均汇率传递效应具有不完全性,人民币升值时,大多数出口企业会选择通过降低利润加成率来降低以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以减弱甚至消除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的波动,这可以解释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升值但贸易顺差仍不断增加的现象,也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出口产业虽然规模大,但竞争力较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权和主导权。
  第二,关于汇率传递效应的行业异质性,本文发现我国的平均汇率传递效应具有不完全性,但分行业的汇率传递效应分别呈现完全传递、不完全传递和逆传递这三种不同现象。其中,塑料橡胶及其制品行业和精密仪器及设备行业的汇率传递效应接近于完全传递,出口企业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汇率变动风险,反映了这两个行业的出口企业国际议价能力弱,“依市定价”能力强。贵金属及其制品行业、贱金属及其制品行业、机电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的汇率传递效应具有不完全性,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共同承担了汇率变动的风险。化工产品行业、运输设备行业、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行业、矿物材料行业的汇率对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逆传递,汇率变动会过度反应到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上,反映了这些行业的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较小。
  第三,关于汇率传递效应的时滞性,本文发现汇率变化时,大部分行业的短期汇率传递方向偏离了长期稳定趋势,汇率传递效应具有时滞性。不同行业的偏离回调速度和汇率传递效应的持续时间不同,总体汇率传递效应持续了约20个月,多数行业的反应持续时间更长,这说明了汇率传递的动态变化过程是出口企业根据预期和市场反应不断调整自己决策的过程,大多数出口企业在短期内不具备调整价格的能力,只能通过长期缓慢的价格调整将汇率变动传递到出口价格中,而且不同行业企业的定价调整能力不同,汇率传递的动态过程也具有行业异质性。
  第四,关于汇率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本文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汇率传递效应不存在非对称性,但具体到分行业,有三个行业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非对称性,总体的汇率传递表现掩盖了分行业的汇率传递特征。分行业非对称性的具体表现为:相对于贬值,人民币升值时,食品饮料行业和机电行业的本币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吸收程度更大,运输设备行业的本币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放大程度更大,但这三个行业的非对称差异都比较小。
  针对研究结论,我们基于政府角度,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完善汇率制度,动态管理汇率的浮动;二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三是为不同出口行业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重点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中低端产业的优化升级。我们基于出口企业角度,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二是转变经营模式,提高产品质量;三是通过扩张和合作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议价能力。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学者在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在出口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在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方面的研究基本聚焦在其存在性、不完全性、行业异质性上,对汇率传递效应在不同行业的非对称性的研究很少,本文从国家和行业层面研究了汇率传递效应的存在性、时滞性、行业异质性以及对称性,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第二,现有的分行业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多数是使用总体人民币有效汇率或中美双边汇率来分析汇率对分行业进出口价格的影响,但实际上不同行业的汇率变动并不一致,用总体汇率变动来考察不同行业的汇率传递效应,结果可信度较低。本文根据分行业的贸易权重,通过几何加权平均自行计算了分行业名义有效汇率,数据更加准确,研究结果可能更加真实可靠。
  第三,国内学者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主要使用的是E-G两步法和Johensen检验,但本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采用了边限检验法来检验方程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相比E-G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边限检验不要求变量同阶单整,可以同时估计出长期均衡模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方法更加准确简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