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行信用对商业信用的影响研究——基于对提供和使用商业信用的视角
【6h】

银行信用对商业信用的影响研究——基于对提供和使用商业信用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研究思路

1.5创新与不足

2.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

2.2文献综述

3.我国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使用情况

3.1我国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使用的总体情况

3.2我国不同地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使用情况比较

4.研究设计

4.1样本选取

4.2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5.我国银行信用对商业信用影响的实证检验

5.1描述性统计

5.2相关性检验

5.3模型一回归结果分析

5.4模型二回归结果分析

5.5模型三回归结果分析

5.6模型四回归结果分析

5.7稳健性检验

6.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就不容小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随着本轮金融危机日渐凸显。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步入了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轨道,企业的融资难这一问题,也随之成为社会各方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从融资方式上看,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从直接融资方式上来看,企业主要以债券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和股票融资为主,但是目前由于市场秩序欠佳我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并不发达。目前,企业基本上会作为授信主体和受信主体,涉足到商业信用去,商业信用在我国市场上的融资功能也就日益凸显。从间接融资方式来看,企业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渠道进行间接融资。银行信用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银行在向企业授信过程中往往会考虑到多种非经济因素,从而使银行在对外授信过程中并不能够做到对实体企业的“雪中送炭”,而仅能做到对本来就具有优势的经济主体进行“锦上添花”。企业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这两种方式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国外学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对此有所研究。但是由于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时间区间以及考虑的因素不同,学术界对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之前的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而且,这些研究大多以商业信用的融资性动机作为研究起点,研究企业获取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企业银行信用的使用在影响企业商业信用的提供方面考虑较少,同时考虑到银行信用对企业商业信用的提供、商业信用的使用这两个方面影响就更少。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展开介绍,使读者对本文的相关内容有整体的映象;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对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分几个部分进行总结,并在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推出本文研究的侧重点。对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然后对前人研究的企业对外提供商业信用的动机作了介绍。并且,这一部分对于前人研究的银行信用对企业商业信用使用的影响作了总结,以前的研究结果基本认为银行信用和企业商业信用的使用量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替代关系、互补关系和不呈关系。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即对于银行信用对企业作为授信主体对外提供商业信用所具有的影响考虑较少,对于银行对企业商业信用的提供、商业信用的使用同时进行考虑的研究也较少,以及前人没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于控制变量考虑周全。第三部分我国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情况介绍。阐述了目前我国上市企业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方面的总体情况如何,并且按照不同的内外部变量对于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统计。同时,这部分还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发展情况做了总体介绍。第四部分研究设计。对于研究的样本进行了界定,然后对于本文的四个模型进行设计。在这四个模型中,每个模型都会分为两个子模型,每个模型的第一个子模型包括商业信用的提供量与银行信用,第二个子模型包括商业信用的使用量与银行信用。模型一中,第一个子模型仅仅包含上市企业商业信用的提供量与银行信用的使用量,第二个子模型仅仅包含商业信用的使用量与银行信用的使用量。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内部控制变量,这些内部控制变量包括企业的规模、存货、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企业的流动性。模型三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外部控制变量,这些外部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所处地区的地区金融发展指数、地区法律环境发展指数和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模型四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模型二和模型三的所有内外部控制变量,以此研究本文考虑的所有内外部控制变量对于本文研究的问题产生何种影响。第五部分实证分析。利用所搜集到研究时间范围内的数据对于模型进行回归,并且对于结果进行分析解释,最后按照内外部各个变量进行分组检验。第六部分研究结果总结与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